“呵呵呵呵…”
孙老夫人被戳穿,哈哈大笑,当真是老是老顽童,小是小书呆,祖孙二人闹作一团,正堂里传出愉悦的笑声。
*****
刘婆最近过的算是风生水起。
上次凭借着黄油果子,在大嫂那里出尽了风头,公婆和大哥,都对她拿去的黄油果子赞不绝口,大哥家的孙子甚至因为吃不上而撒泼打滚,可把大嫂给气死了,而刘婆看着对方那张脸,就心生愉悦。
“不就炸面球?还不如酥油果大,有什么好吃的!”
段家老大摇头:“不一样,这个黄油果子有淡淡的奶香,而且吃起来酥脆易嚼。”
公婆也说:“像我们年纪大牙口不好,只能泡在水里喝,这黄油果子比酥油果泡着好喝呢”
刘婆笑道:“大嫂什么东西没吃过啊,肯定瞧不上小小的黄油果子,所以就不给你了。”
闻言,段大嫂差点噎死,暗骂刘婆小气。瘪。三:“哼,当我稀罕似的。”
过了几天,刘婆又拿着元宵来孝顺公婆。
可惜段大嫂不在,这让刘婆略微失望,她只拿来了很少几个,目的是为了炫耀,于是每人分一个,段大嫂家的孙子甚至没有多余,急的哇哇叫。
可刘婆才不心疼呢,又不是她的亲孙子。
黑芝麻香甜有味,糯米皮软糯黏牙,公婆吃得眼睛发亮:“老二家的,这是从哪买的,真好吃!”
“是上次做黄油果子的那家姑娘,咱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就让怀山去送回礼,这不,对方又让怀山拿回来一碟元宵!”
“哎哟,可真是个好姑娘。”
“听说是厨娘,要不然做的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几人正感慨谈论时,段大嫂从外面回来,拿着新买的元宵,进门就看到刘婆在,立刻阴阳怪气:“哟,弟妹来得可真及时,正好买回来元宵,一起吃吧。”
“什么元宵?”公婆问。
“聚缘楼不是新开了家甜点铺子嘛,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好在是买上了,别看东西少,这点就要二十文呢!”
“可是巧了,老二家也拿来些元宵,已经吃完了。”
于是段大嫂问:“弟妹买的元宵多少钱?”
刘婆:“不要钱。”
“不要钱的东西能好吃?不是我说,这有时候便宜该占有时候不该占,等我把元宵煮出来,弟妹也尝一尝这聚缘楼的好东西。”
“好耶,二蛋也要吃!”
“奶奶的好孙子,当然有你的。”
看着段大嫂的得意劲,刘婆气得牙痒痒,原本打算走,如今非要留下来看看。
连着续了三根木头,终于大火把元宵煮熟,分给一家老小:“都吃吧。”
众人立刻动手,结果,好吃是好吃,就是和现在市面上卖的元宵没有区别,而且为了所谓的“精品”,聚缘楼故意把元宵做的小巧,吃一颗跟塞牙缝似的,吃十颗根本不饱!
“我怎么觉得,还是老二家的元宵好吃?”
“对啊,老大家买的元宵不仅个头小,里面的馅子也甜的齁人,不像老二家,个头大,馅子甜而不腻,正正合适。”
“哇呜呜呜呜,我要吃大元宵大元宵——”
段大娘回头一看,居然是自家孙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着要吃刘婆的元宵!
她的表情瞬间就挂不住了。
*****
蔺荷没有想到,自己随便做的元宵也能引来一批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