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月支起了耳朵:“隔壁怎么了?”
她昨天睡得沉,一早上也没听到吵闹。
李海燕一脸同情道:“隔壁刘副团婆家人又来了,儿子侄子们跟妹妹都来了,这个暑假估计会有点吵到你。”
“哎呀,弟妹,你可是文化人,要写稿子的,这隔壁吵着你,你还有心情写书吗?坏了坏了。我们出门上班都没觉得有啥。”
宋晚月犹如当头一棒。
“刘副团媳妇管不了刘家人?”
“有多烦人?这暑假还没放多久吧,天哪。”
李海燕:“刘副团妹妹刘小丽二十岁了还没有嫁人,偏偏这个闺女刘家人宠着啊,刘副团爱人叫周芳,嫁进刘家不到一年,刘副团前头媳妇难产死了,肚子里孩子也没活下来。”
“不过前头这个媳妇生了两儿子,这周芳不是管不了,是刘家人不好管,大嫂见了刘家人都要说烦死了。”
“刘家人经常上门讨要吃食,管你吃啥,反正张嘴就要,见小孩嘴里有糖也要硬抢。政委也说过,反正刘家人就不当回事。”
“等等你就见识了。”
每年寒暑假大院的戏都是这么演的。
宋晚月有些头疼,她写稿确实需要一个安静点的环境。
刚坐下,屁股还没坐热,江家就来了不速之客。
江父跟江烨因为要出任务,拿了几个包子就走了。
刘大林厚着脸皮进了江家,见江家人在吃早饭,便毫不客气道,“都吃着呢,江奶奶,你们早饭吃的包子可香了。”
刘大林十一岁的人了,刘副团长三十多岁,按年龄排辈分喊江母江奶奶。
少年手里端着个大碗,里面装的是几个巴掌大的红薯,还不大。
刘大林笑嘻嘻:“嘿嘿,我看江爷爷跟江叔吃得那么香,可馋死我了,我能拿红薯换几个包子吗?都好久没吃白面了。”
眼里的怨气颇深:“真的,我爸一个人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奶奶在乡下又舍不得花钱买肉。”
江母未开口,王小月先骂上了。
“我呸,你个小兔崽子,拿不值钱的红薯换我的包子,你这红薯才几分钱,我一个包子都值两毛钱了,你个缺德玩意,滚滚滚,不给。”
当初,刘大林第一次来江家要饭,自己烂好心,给了一次后,从以后就缠上她了。
凡是每年寒暑假刘家人就要来恶心她。
“哎呀,是鸡蛋韭菜馅的包子啊,可真香,配上大米粥更香了,熬了那么久,米油都出来了。”宋晚月夸张道。
接着睨了一眼刘大林:“看你也不像个要饭的叫花子,怎么端着个破碗就上门讨要了,小刘同志,你同学知道你这德行吗?”
“你都多大人了,以后你结婚媳妇怀孕了,不会也找这样的借口给她弄吃食吧?”
讥讽道:“听我一句劝,千万别这样了,万一你跟人结婚,你多对不起人女同志啊,人离开父母家庭,就嫁了你这么个玩意儿?”
她知道这年月有点肉跟白米白面吃不容易,可这明晃晃上门讨饭的行为,她就是看不顺眼。
一点尊严都没有。
不一会儿,刘宝林也来了,嘴里含着红薯,说话含糊,“你这女人心太黑了,我大哥不过是要个包子,你就这么咒他,你们桌上有这么多,给几个怎么了,反正你们江家有钱啊。”
“小气鬼,你就是江泽新娶的媳妇,叫宋晚月吧,做人大方点才好,我们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见江家有包子,见者有份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