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虽然位高权重,却不好对荣国府出手,顾胜却没有顾忌。
顾胜说道:“过几日,我便去荣国府,为玥儿讨一个公道,林大人可有什么吩咐下官的。”
林如海想了想,对顾胜说道:“太上皇和圣人皆为明君,最看不得这样的事情。”
顾胜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会心一笑。
顾家的先祖,曾经在荣国公贾源的麾下为官,顾家也算是荣国公的旧部。
第二日,顾胜领着六个儿子,骑着高头大马,以“拜见旧主”的名义,来到了荣国府。
如今,荣国府长幼不分,现由二房当家,贾政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却不通俗务。
顾胜知道,如果和贾政说这事的话,贾政一定会痛快的答应下来,然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顾胜专门挑了贾政不在家的日子,前往荣国府拜访。
贾政不在家,贾赦虽一味玩乐,不务正业,却不得不将顾胜迎了进去。
落座之后,顾胜开门见山地提到了贾玥的家财,说贾玥年岁大了,让荣国府归还。
当日,贾攻夫妇先后过世,贾攻夫妇的家财被瓜分,贾赦也分到了一笔可观的银子。
贾赦贪财好色,自然是百般推辞。
荣国府极为兴盛,姻亲故旧布满朝堂,贾赦信心满满,认为顾胜绝不敢和他硬顶,一定会知难而退的。
可实际上,顾胜身后站在林如海和萧乾这两尊大佛,又是在血雨腥风中拼杀出来的将军,顾胜怎么会将只剩下壳子的荣国府放在眼中呢。
顾胜心眼不多,但对付贾赦这种草包却跟玩似得,顾胜极不客气的说了几句话,直戳贾赦心中的痛处,贾赦心中的火气被挑了起来。
然后,贾赦端茶送客,顾胜一脸愤怒地出了荣国府的大门。
这不是什么大事,却诡异地成为了神京中的头号八卦。
然后,太上皇也知道了,是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告诉太上皇的……
兴祖皇帝登基后,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势,避免本朝出现前明时的“阉祸”,便废除了司礼监、御马监等又宦官掌权的机构,从根本上断绝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
不过,宦官虽然不能干涉朝政,但却是距离大明权力中心最近的人,在皇帝身边当差的高级宦官,就算是一二品的高官也不敢轻易得罪。
本朝宦官中级别最高者,被称为“大明宫掌宫内相”。
本朝国号为“明”,紫禁城又被称为“大明宫”,大明宫总管太监,被尊称为“大明宫掌宫内相”,虽名为“内相”,手中的权势却远远比不上前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萧乾,以及深得太上皇信任的吏部尚书林如海,都属于现任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不敢得罪,需要小心讨好的人。
紫禁城,乾清宫。
过了年,太上皇的身体好了许多,已经能站起身来了,这一日,太上皇一边散步,一边问戴权,京城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戴权“犹豫”了一下,说道:“前些日子,荣国府发生了一件事,竟闹得满城风雨。”
太上皇上了年纪后,对于昔日的老臣愈发的怜念,荣国公贾代善已经逝世二十多年了,太上皇却依然念着贾代善的好,对荣国府极为纵容。
这便是荣国府在贾代善逝世之后,诸男丁皆不成器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兴盛的缘由。
太上皇问道:“究竟是何事,竟闹得满城风雨,你给朕如实说出来,不得有半点虚言。”
戴权将事情说了,却在叙述过程中更改了一些细节,比如……荣国府逼人太甚,顾胜以“赴死”的心态前往荣国府,顾胜讨要的并非家产,而是公道……
顾胜进京后,太上皇召见过顾胜,因还没有过去多久,对于顾胜的表现,太上皇记得非常清楚。
“一个憨厚老实的莽汉”,这是太上皇对顾胜的评价。
太上皇对顾胜很有好感,还想着顾胜如果在兵部干不好的话,就让顾胜去做总兵。
总兵是正二品的武官,手握实权,和兵部尚书同级。
在太上皇的心中,一万个顾胜加在一起,也比不过贾代善的一个指甲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