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不可能达到真理,根本无法知道自在之物是什么,我们只能按照感
官告诉我们的样子来认识各种对象。也就是说,戴绿色眼镜人看到的一切东
西是绿的,戴红色眼镜的人看到的一切东西是红的。克莱斯特一旦认识到对
真理的认识简直不可能这一现实后,他便觉得仿佛最高的唯一目标已经破灭
了,故而陷入了不可知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泥淖之中。
这种精神的崩溃把他引入了天主教徒的行列。现在他觉得什么地方也没
有教堂那样令人感动,那儿有最崇高的音乐,加上其它的艺术,一起强烈的
震撼着人的心灵。相形之下,我们的礼拜微不足道。因为它只诉诸冰冷的理
智,而一次天主教的庆典则诉诸所有的感官,于是,他狂呼:“啊,给我一
滴忘性吧,我将欣喜若狂地变成一个天主教徒。”为了结束这种心灵的痛苦,
克莱斯特出去巴黎旅行。同时,他与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完成了他早已开始
的《洛贝尔·吉斯卡德》这一悲剧,克莱斯特创作这一悲剧意在与歌德一比
高低。他早就扬言要把花冠从歌德这位大文豪的额上扯下来。因此,他凭借
自己的想象,在这本书中描绘了一个伟人,洛贝尔·吉斯卡德这位伟大的冒
险家正率领大军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城下,他立誓要占领这座城市。然而,命
运却与他作对,他的军营里发生了瘟疫,吉斯卡德本人也染上了这种瘟疫,
但骄傲的他却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他的帐蓬终于打开了,这个胸口发烧、喉头干渴、双手整夜都抬不起来
的人却笔挺地、骄傲地走了出来,站在群众面前。他显得那么坚强、愉快而
-----------------------页面58-----------------------
威武。这个必须承担厄运的人无疑就是克莱斯特自己,这样,他的描写就显
得更加悲壮。
克莱斯特的著名戏剧《洪堡王子》写的是年轻的骑兵将领违犯了纪律,
他采取军令所禁止的一种方式挑起了战斗,结果战胜了。然而,选帝侯却因
此将他判处死刑。年青的主人公认为这只是形式而毫不在乎,等到他明白这
一切都是真的时,却突然对死亡产生了恐惧,于是低声下气地乞求饶命,但
经过内心的斗争,他坦然地要求对他执行应得的死刑。本剧描绘的主人公大
多具有一种英雄之气,就是女性也非常刚强。如他的《彭泰西勒亚》这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