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一名年过古稀,须发皆白的老者,看着白衣飘飘,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比起往昔,明显更添一份威仪,惊异之余,呈酒上前道:“老朽邓伯,见过诸葛大人。”“老人家无需行此大礼,亮着实受不起。”诸葛亮忙上前托起对方的手臂,笑问道:“老伯今年贵庚?”“老朽今年七十有五矣。”邓伯伸出手比划道。“老伯当的是高寿了,向老伯这样寿星,今后县府每年逢年过节,当赐酒肉各十斤,以显我大汉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诸葛亮得知对方七十五岁,惊讶之余,遂抚着其手,扬声对村中村民喊道。“多谢诸葛大人厚恩。”邓伯作揖一拜,道:“吾邓家先祖邓禹公,追随先祖陛下,开创大汉盛世,如今已过两百年矣,百年之前,紫薇星划破天际,落于汉水,老朽听闻吾祖言,当年天师张陵预言,帝星落于楚地,当有王者兴与汉楚之间,如今距离当初所言,正好百年之期。”诸葛亮苦笑一声,道:“亮安敢担王者之名也,亮如今虽居新野,却无功与百姓,还累及百姓受战火之苦,如今又要遭受迁居之难,实在心中有愧。”“诸葛大人仁义布于新野,我等受惠良多,今有差遣,吾等自当顺天应命。”邓伯作为村中的老寿星,说话自是一言九鼎,他这么一说,周遭村民,无不纷纷响应。“多谢乡亲们体谅,请受亮一拜,亮在此保证,迁移到新家之后,生活一定会比现在过得更好。”见邓家村百姓皆表示愿意迁居,诸葛亮感动之余,作揖深深一拜。随后诸葛亮又去了趟邓艾家里,已经六岁的邓艾,这些年虽然受了些苦,但却茁壮的成长了起来,长的眉清目秀的他,体格也颇为强壮。这会正在院内劈柴的他,看到诸葛亮走进家门,惊异之余,歪着头问道:“汝是何人?来此做甚?”“艾儿,谁来啦?”多年过去,当初贤淑温婉的邓母,脸庞之上,也出现一道沧桑感,这会倚门而立的她,看到诸葛亮到来,愣神之余,忙行礼道:“民女见过诸葛大人。”显然聪明的邓母,早就知道了诸葛亮的身份。诸葛亮点了点头,不容置疑的道:“大嫂,收拾一下行礼,跟我回新野去吧。”“大人,民妇……”看着邓母那惊慌的眼神,诸葛亮苦笑一声,道:“放心,本将军不会对你们母子怎么样的,刚才族老已经答应,举族随我迁居江夏,我这是看你们孤儿寡母的,所以帮衬你们一把。”邓母显然不相信诸葛亮的话,犹豫了一下的她,鼓足勇气问:“大人,这几年你接济我家,究竟有何目的,还望大人为民妇解惑?”诸葛亮笑了笑,道:“因为我跟这孩子有缘,还有我也是孤儿,想必你也知道我的身份,我若是对你们有什么企图,何必如此,只需派兵丁直接带回府邸就是,若以大嫂尽管放心便是。”对于邓母的疑惑,诸葛亮也无法跟她解释那么清楚,所以也只能含糊的这么一说,至于她信不信,那就是她的事情。邓母听罢,眼看着自己家门外,站满了军士,心知自己没有拒绝的能力,只得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在诸葛亮亲自的劝说下,新野很多村落的百姓,最终都点头答应迁移一事,接下来就等秋收完后,开始集体迁移了,这些日子,诸葛亮已经安排新野,打造了不少独轮车,以及牛车,同时还抽调了大批船只在樊城的汉水码头待命,让百姓集中到樊城,然后乘船去江夏,与其同时,他还让贾诩,督促户曹从事糜竺,在江夏城内外,修建村落房屋,以备移民安置。九月中旬,正当新野南阳失陷南阳失陷宛城,南阳郡治所所在地,这座由蔡瑁族弟蔡中率领八千兵马驻守的坚城,在面对曹军的攻击下,仅仅坚守了四天,就被曹仁的大军攻破,蔡中城破之前,从密道弃城而逃。然而紧接着只过了三天,南阳另一座重镇穰城,拥有五千守军城池,在曹仁大军的攻击下,只坚守了一天,就被曹军攻破。号称十万大军的曹仁,总兵力其实仅仅三万,可就是这三万兵马,创造了七天时间,席卷南阳半境的记录,其中作为南阳重镇的宛城和穰城,还都是拥有重军把守的城池。当消息传来,荆州举州震动,襄阳的刘表,得知曹仁十万大军到来,还以为是曹操开始大举南征了,惊惧之下的他,急忙召集蔡瑁和蒯越等文武官员,齐聚到议事厅商议。“宛城、穰城告破,南阳已经无险可守,现今襄阳北岸,仅剩下新野、樊城二城,若二城陷落,襄阳危矣,诸位可有破敌之策?”受到江夏陷落,蔡瑁兵败汉津等坏消息的冲击,大病一场的刘表,这几个月来身体一直未见好,长期的卧病,让刘表原本丰润的脸庞,苍白消瘦了不少,那双犀利的眼神,也变得浑浊暗淡了不少,这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的他,不由让他有些气喘吁吁。蔡瑁作为遥领南阳太守的主官,如今南阳失守,他自然有不可推切的责任,这会他耷拉着脑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因为他担心若是自己进言迎战的话,刘表弄不好真让他去迎敌,可面对来势汹汹的十万曹军,蔡瑁可没有半点迎战的胆量,更别提打败曹军。蒯越微微抬头看了眼蔡瑁的表情,就知道对方的心思,上次他暗中支持蔡瑁,支援江夏,不但没有讨到便宜,还损兵折将,更让他气愤的是,诸葛亮竟然自领起江夏太守,俨然成为荆州一霸。如今曹军南下,在蒯越看来,战肯定是必败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投降,可他心里也知道,让刘表不战而降,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只能保持着沉默。眼见蔡瑁和蒯越都保持了沉默,从事中郎韩嵩,字德高上前进言道:“主公,当务之急,理应加封诸葛亮,让其统兵迎敌,并且让南郡兵马,回防襄阳,以防曹军渡江。”“韩大人所言甚是,如今襄阳北岸,只有屯兵新野的诸葛亮,尚有一战之力,虽然前些时日,诸葛亮僭越自领为江夏太守一事,主公一直没有表态,现今不如正式下文书,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让其跟曹军对抗,方为上策。”谋士山阳人王粲,也上前附和道。“王仲宣此言大缪,诸葛亮逆臣也,若是再委以重任,必为心腹大患,请主公慎之。”别驾傅巽,字公祶怒视王粲一眼,作揖喊道。“诸葛亮或许有忤逆之处,但如今正是用人之时,若不启用,难道傅大人你准备领兵前去迎敌,为主公分忧不成?”从事伊籍找到机会,沉声喝问道。傅巽虽然有才名,善于观人,但领兵作战,他只怕连个军司马都不如,这会面对伊籍的喝问,他不由有些哑口无言。“请主公速速下令,加封诸葛亮,笼络其心,着其出兵,迎战曹军。”伊籍紧接着作揖向刘表一拜,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刘表看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蒯越和蔡瑁,失望之余,只得道:“擢升诸葛亮为镇军将军,领江夏太守,着其领兵抗敌,不得延误。”此刻远在新野的诸葛亮,自是不知道,襄阳所发生的事情,现在他所关心的事情,却是如何拖延住时间,让新野三县的百姓,尽快迁移出去,至于新野小城,谁要他就给谁得了。随着宛城和穰城的陷落,从南阳逃难而来的流民和溃军,纷纷涌入新野、樊城两地。对于这些难民溃军,诸葛亮自然是来者不拒,凡是青壮年和溃军,他全部暂编进军队,安排他们上城头,至于老弱妇孺,则统一安排他们,前往樊城的汉水码头,做好迁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