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魏忠贤选这个郭允厚当户部尚书,还是有点东西的。
“既然王二等人因饥饿而啸众抢食,你作为户部尚书,有何良策?”
“地方民乱,无外乎剿抚二策,趁陕北民乱尚未形成燎原之势,臣以为当令三边总督史永安召集重兵尽快剿灭!”
“朕没记错的话,这个史永安可是当年履职贵州巡按时,守住了十万土司叛军围攻的贵阳!”
“陛下好记性,正是此人!”
“此计虽好,但治标不治本,虽然陕北民乱尚未形成气候,但已经是干柴上出现的火苗,不解决陕西干旱缺粮的问题,其它地方无法活下去之饥民,也会纷纷揭竿而起!”
“陛下,陕西已经连续出现多年大旱,此乃千年未有之大灾,而国库又几乎没有多余存粮,臣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应对之法!”
对于郭允厚明哲保身的做法,朱由校虽然不喜,但也可以理解,民乱这种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火烧身。
理解归理解,但朱由校也不可能就这么容易让他摸鱼,“你作为户部尚书,民乱最大的责任人,岂能以无解决之法而推脱?”
“臣无能,请恕臣需要点时间考虑!”
“准,其他人呢?”
见气氛一时冷场,魏忠贤轻咳了一声,很快,便有曹思诚出来打破僵局,“启禀陛下,臣弹劾陕西巡抚胡廷宴!”
“所弹何事?”
“臣弹劾他治理地方不力,致使饥民造反!”
见皇帝犹豫,工部尚书吴淳夫、大理寺卿陈扬美也连忙附和道:“臣附议!”
“惩治胡廷宴容易,但如何解决陕西民乱才是大事!”
皇帝起复徐光启,给了吴淳夫这个靠巴结魏忠贤升任工部尚书的他很大压力,“陛下,臣以为督促陕西快速播种番薯与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计策,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新作物推广最快也要到后年才能有所小成!”
“积小成大,虽然时间有点慢,但总能成事!”
“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种子从何而来,今明两年的陕西饥民,又如何解决他们的救命口粮?”
“可令当地乡绅捐赠,同时从湖广、河南调粮!”
“陛下,臣反对,今年河南同样出现大旱,本地百姓的口粮尚且不足,何以有多余的钱粮救援陕西?”
“大司徒之言,本官不敢苟同,河南虽然也出现了干旱,但河南乃中原千里沃土之地,而且距离陕西最近,挤一挤,总能挤出一些救援的粮食!”
“挤一挤?大司空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河南也爆发饥民造反,责任谁来承担?难不成是大司空你?”
“若本官因出言建议就获罪的话,那以后的朝堂谁还敢出声?”
“大司空不要偷换概念,建议当然可以提,但不能不顾河南的实际情况就向陕西调粮!”
“既然不能从河南调粮,那大司徒以为该从何处调粮?”
“四川、湖广今年未有旱灾,可从这两个布政司调拨粮食!”
“内阁呢?”
四人互望了一眼后,一同答道:“臣等附议!”
正在这时,湖广长沙籍礼部尚书李腾芳出列反对道:“陛下,湖广今年虽然没有旱灾,但却有水灾,武昌、荆州、常德、岳州、汉阳等府今夏出现多处洪灾,毁堤淹田无数,粮食产量大受影响。
而且,湖广一直是朝廷漕粮的主要来源,若调拨给陕西,那今年的漕粮将会大受影响!”
朱由校头疼地问道:“既然你说湖广无法调粮,那你以为当如何解决陕西饥民的口粮问题?”
“陕西关中土地多在秦藩手上,臣以为可令秦藩捐粮,从而就近缓解陕西缺粮问题!”
其他人纷纷略显震惊地偷瞄李腾芳,这家伙胆子可真够大的,居然让藩王捐粮,就不怕高坐平台上的那位找他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