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庙堂上下
「沙州僧人悟真,奉瓜沙留后张议潮之令,假道漠北归大唐,经时九个月,
终抵长安—」
「今上表陛下千万岁寿河西瓜丶沙丶甘丶肃丶四州八城六关光复!」
大中五年五月十二,长安城,宣政殿内。
随着殿内僧人悟真的话音落下,殿内群臣在听到这则消息后,虽然已不似当初高进达来时激动落泪,但激动之心亦如往日。
金台之上,李忱也不免感叹:
「去岁岁末,押牙高进达向朕上表瓜沙收复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如今不过才过去六个月,却又听闻张议潮收复甘丶肃二州,心中感慨,实难言表。」」
李忱还以为张议潮仅仅过了半年就收复了甘肃二州,却不想悟真听后禀告道:
「押牙高进达出发已经是两年半前的事情了,草民则是去岁七月出发。」
「草民出发前,张留后刚刚凯旋而归,准备修兵甲,收复伊州。」
「若是事情进展顺利,几个月后,陛下应该就能听到伊州收复的凯旋之声了。」
悟真这般说着,李忱也不曾想到张议潮收复失地竟然如此神速。
「赏!张议潮如此忠义之士,需要重赏!」
闻言,悟真下跪叩首道:「陛下,河西军民不需要任何搞赏,只望天军西征,将河陇失地收复!」
「—」悟真的一席话,瞬间让李忱的热血冷了下来。
收复河陇固然能让他完成大唐几代皇帝的夙愿,但河陇的情况,他早已从一些曾出使过吐蕃的官员口中了解。
河陇之地,十番五汉,城外还有回丶嗑末等胡杂纵横。
这样的局势,收复很困难,想要守好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已经不是开元盛世,更不是元和中兴。
光从数字来说,眼下似乎比开元年间岁入更高,但物价也呈几何式增长。
为了威藩镇,关中的十几万神策军耗费更是不小,军费是正常边军的三倍。
这种情况下,能把当前的状况维持下去,便是李忱最满意的结果了。
收复河陇确实很振奋人心,但由朝廷收复后只会增添负担。
若是效仿昔年设置河西丶陇右节度使,李忱又担心藩镇坐大,威胁关中。
思前想后,李忱也拿不定主意,最终化作笑容对悟真道:「此事,我会与百官商议。」
「你舟车劳顿而来,想必困乏不堪,先下去休息去吧。」
李忱这番话,若是糊弄高进达还可以,但悟真是沙州吴氏家主,洪辩僧人的弟子,自小便见识过洪辩与吐蕃贵族的周旋与斗争,自然清楚李忱的意思。
他的眼神不由暗淡,随后起身对李忱恭敬行礼,最后在宦官的引路下离开了宣政殿。
见他离去,李忱也将注意力放到了庙堂之上。
今日的要事并不少,接见悟真只是其中一件,着实没想到悟真会带来张议潮收复河西四州之地的好消息。
有了悟真的好消息,李忱也精神了一些。
见他端坐,殿上兵部侍郎卢商上前持板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