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精巧的香炉,她让乐书点燃香炉,将信笺烧了。
女学子队列人不多,很容易注意到她,她在各式目光的注视下,行至队列前。她带的东西不多,除文房四宝外,多是些书。
检查很快结束,女夫子连她身上的荷包都摸了个遍,确认无误后,才让她们进去。
书箱交给了乐书,她被国子监的人领着,先行进入了院内。
入院时,施元夕从国子监官员的身边经过。
徐京何轻抬眸,鼻尖萦绕着浅淡的香料味。
施元夕被领到了静思台。
静思台是国子监内最大的一个学宫,可容纳几百人。
她刚一进来,便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这位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施家三小姐?”
“……看来当真是把所有的新学子都带到静思台来了。”
今日前,还是有不少人对施元夕的名次有异议。
但在国子监内,不会有人直接表达出来。
施元夕看在了眼里,并未出声。
她坐在了早已安排好的位置上,静观其变。
很快,徐京何便领着众多官员进了静思台。
四周安静下来,徐京何站在了台阶上,抬眸扫想了底下所有人,开口道:“有人向大理寺举报,称国子监入学考试中,有学子买通举子,代考舞弊。”
一语掀起千层浪。
静思台内,无数人闻之色变。
这次入学考试,各项都把控得尤其严格。这种情况下,还是出现了代考舞弊之事,且被人捅到了大理寺去,这事不论真假,他们这些学子都会遭到质疑。
更甚者,还会影响到了之后的科举。
毕竟,国子监入学都能舞弊,那科举岂不是也能够让这些人为所欲为?
难怪整个国子监官员都这般严肃。
底下的人,惊慌有之,气愤有之,质疑者更不在少数。
徐京何都看在了眼里,却任由他们发作,在一片混乱中,他不疾不徐地道:“事关国本,国子监需得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
他目光扫向了所有人,淡声道:“是以,国子监特邀大理寺、礼部官员,于今日在静思台中,亲自监考所有新学子——重考策论。”
满场俱静。
施元夕轻垂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