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
【两方的矛盾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到了二战时期更是打得出了名】
【由于矛盾由来已久,平时开个会问候一下对方家人都算常规操作】
【不仅海军造坦克,陆军造军舰,武器装备不通用,如果陆军制造的飞机螺丝往左拧,那海军生产的飞机螺丝绝对往右拧,主打的就是与众不同】
明朝
朱棣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说道:“如此一来,这不就是两国的军队了吗?”
太子连忙应道:“父皇所言极是,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确实如此啊!”
朱棣瞪了太子一眼,略带不满地呵斥道:“跟朕说话要恭谨些,莫要这般随意。”
太子赶忙低头认错:“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棣稍稍缓和了神色,接着分析道:“若是能有一人站出来统筹全局,情况或许会好一些。”
话到这里朱棣顿了一下,说:“不,甚至会更早失败,因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附和着说道:“父皇英明,照此情形发展下去,那东洋一方必然会落败,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朱棣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事已至此,也许推翻重建是唯一的办法了。”
【除此之外,还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之事】
【东洋的陆军和海军竟然先后两次向同一家德国公司购置了相同款式的航空发动机】
【面对这样匪夷所思的操作,那家德国公司的人给搞懵了】
【白头鹰国潜艇在一个地方击沉了东洋运输船,结果惊讶地发现第二天还有东洋运输船经过】
【东洋陆军提出北上战略,海军反对】
【据说不是因为看出了苏联人的强大,而是陆军提出的就必须反对】
【后来陆军北上战败,海军放鞭炮庆祝】
【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再逐一详细叙述了】
【得一提的是,这矛盾在当时甚至传到了国外】
【正如蒋百里先生曾经所说:“东洋陆军的强,是世界少有的;海军的强,也是世界少有的。两个强加在一起,却成为弱。”】
唐朝
李世民听闻此言,不禁微微挑眉,疑惑地问道:“这难道还得感谢一下不成?”
站在一旁的房玄龄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如今局势确实如此。您想想看,当一个国家所具备的真正实力已然超越其领土所能涵盖的范畴,而旁边却只有一个领土大于其实力的国家时,那么此种情形便极易发生。”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房玄龄的观点,但仍感慨道:“玄龄所言甚是,只是这般状况着实令朕始料未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