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若有意重用,九边倒也正缺良将。”
崇宁帝不置可否,只是又向五军都督府在职三个都督问道:
“军功议赏,五军都督府也正担其责,一并说说罢。”
五军都督府,内有五个大都督军职,只是也常不满员,如今在职,只计有:
左军都督,镇国公府一等伯牛继宗;
右军都督,修国公府一等子侯孝康,
以及后军都督,三等竟陵侯卫川。
三人对视一眼,虽各自对林思衡都有些计较,只是军功封赏,是各家军门立身之本,万不敢叫文官薄待了,因而也只得按捺住心头不悦,与内阁争斗一回。
尤其卫川得了张大江首级,虽然损兵折将,也好歹算有些军功,他与林思衡都是南下得的功臣,若是林思衡薄赏了,他还能得些什么?
因而第一个出头争辩道:
“杨阁老方才所言不妥,林总兵转战万里,历经大小数百战,其功不可谓不高,只议功一等子,未免叫底下人说朝廷小气,五军都督府的意见,按其军功,该得伯爵之赏。
至于杨阁老方才所言,将林总兵这等良将发往边任,我等倒也深以为然,似林总兵这等忠臣良将,正该往九边用功才是。”
杨松便连连摇头,只道不过是平了些乱民,不能与边功相提并论,一等子之爵禄,已是厚赐了。
崇宁帝安坐龙椅,似笑非笑得看着文武两边争执,两边各怀私心,偏偏又没有哪边真个为林思衡说话。
这些年朝堂纷乱,边军愈发自成一体,太上皇在边军当中影响力深厚,崇宁帝这几年里时常寻着机会便往边军尝试伸些触角过去,只是不是没多久就报了病逝,再不就被排挤,只剩个空头职位。
王子腾去年前往九边巡视,一两年的时间,也才做了些表面文章,并不敢真个深入进去。
若果真将林思衡发往九边,只怕要不了多久,就又是一个“水土不服”的下场。
心中暗自冷笑,又有些得意,林思衡这帮处境,却正合了崇宁帝的心思,眼下堂下仍争执不休,崇宁帝故作有些不耐道:
“行了,若依着太祖惯例,军功赏赐,大军班师之前就该定下,此番已然拖延太过,朕先前所说,叫林卿转任兵部武选司郎中一事,众卿意下如何?”
兵部武选司,若按规制,掌着武官和士兵的封赏评价之权,只是顺德朝时,兵部权责被五军都督府侵占太多,武选司渐渐就剩个名头。
三个都督对视一眼,若果真叫林思衡掌了武选司,年轻人飞扬跋扈,指不定就要与他们争权,到时候还不定闹出什么是非来,因而一齐劝阻道:
“臣等以为不可。”
杨松也摇头劝阻道:
“陛下三思,未尝闻以军功,却受赏文官之职的先例,岂不叫人以为朝廷赏罚不明?”
崇宁帝闻言佯怒,猛的一拍御案,趁机道:
“既是如此,若再拖延下去,也不成体统,竟陵侯方才所言,不无道理,军功不可薄赏,林思衡南下平乱有功,赐二等靖远伯,着工部择地敕造府邸。
柳芳议罪罢爵,左掖既无主官,就叫靖远伯暂摄左掖兵马。
冯威失职,着其罢官,下刑部论罪,南城兵马司指挥使,暂由林卿兼任,就这么定了。”
喜欢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