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你们不都是很能吗?今日怎么都不说话了?”
“现在我们该怎么应对?”
朱高燧对着这些将领说道,语气平和了些。
朱高燧也是知道这些边关将士的无奈,但是一想到那些无辜的村民心中也是悲痛。
自来到这边关节制一边兵马之时,朱高燧心中自然也是有一番豪气的。
不过这一年来却是过的有些憋屈,军队不能太过的深入草原。
但是那草原的蛮夷时不时来骚扰一下,这段时间更是越来越过分。
袭击大明边关的百姓,造成百姓恐慌了,但百姓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逃荒不说是否能够活下来,对于在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们也是故土难离,只能心中希望倒霉的不是自己罢了。
至于边军也是不太能指望上了,大明面对草原的防线太过绵长了。
为了防备草原和加强北边的防务,朝廷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了九大军事重镇,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九边。
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陕西镇,宁夏镇,甘肃镇。
九边的兵力足足达到恐怖的五十万,但是对于这万里边线,布防起来却远远不足。
一镇负责的的防线就有上千里,即使再多的兵力也不可能分散到每一处上。
特别是鞑靼的蛮夷一旦纠缠住了军队的主力,就会派出多股小部队袭击大明的百姓,抢夺粮草,残杀百姓。
就算明军再如何防备,也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爷,是末将无能,还请王爷责罚。”有一将领主动站出来说道,脸上也是一片愧疚。
“请王爷责罚。”其他的将领也是一起请求道。
造成这样的局面,无论有什么借口也是无用,他们也不屑于推脱。
身为大明的将士,自然有捍卫大明国土安危之责,如今让外敌残害百姓,这是自己无能。
“好了,责罚一事就此作罢,你们回去好生防备,断不可让这等事情再次发生了。”
朱高燧也是挥手说道,心中也知道这些将领的憋屈。
但自己不憋屈吗?自己这个赵王虽然说是节制沿边兵马,但是也不过是能够指挥得动这北京附近不足十万兵马罢了。
这还要除去防卫北京城和其他府县的兵马,真正可用的也不过两万余人。
至于九边重镇的兵马,哪一个没有一个藩王在统领?
不说自己有没有权力调动,那些藩王不是自己皇叔,就是跟自己同样是王爷的。
谁比谁高贵啊。
也让朱高燧有了无力感,以前打仗一事有父皇和二哥顶着,后勤之事有大哥负责。
自己在军中也不过是跟随父皇做事而已。
现在独自统领一地兵马,却是这样的有心无力。
特别是亲眼看到关外附近的一个村子之人,七百多人的村子,等到大军赶到之时就只剩下了不足十人,不足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