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想笑。&ldo;簪子呢?&rdo;少数民族同学又问。
杨警官还是没明白过来。这个看似成熟的人j察,其实骨子里是呆的一个人。
&ldo;今天在衣冠冢里发现的簪子!&rdo;我提醒到。
&ldo;哦!&rdo;他好似恍然大悟,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上衣口袋,说:&ldo;在呢!我晚点要送回pai出所!说不定是个wen物!&rdo;
&ldo;能给我看一下吗?&rdo;少数民族同学问。
杨警官有些迟疑,这时他发现了桌子上的那根簪子!我见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忙解释到:&ldo;这是我从密室里得到的,不是你身上的那个!&rdo;
于是他才缓缓从上衣内口袋中拿出一个透明的证wu袋,里面的正是那根在衣冠冢里发现的簪子。我们小心翼翼的将两根簪子并排放在桌子上。真的,不论是簪子下半部分的造型和上半部分的雕工,完全是如出一辙,特别是顶头上的那两朵莲花,白中泛黄,晶莹中还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仿佛是有生命一般。
&ldo;你看,这根的白玉里有红点!&rdo;我指着密室里的簪子对他们说。
少数民族同学将这根簪子对着窗户仔细观看,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根反复对比,最后问我:&ldo;有尺子吗?&rdo;
我心疑,用尺子做什么?
而杨警官则从身上摸出个很小很精致的尺子,是折叠的,展开也不过只有30公分,递给了少数民族同学。
&ldo;你带的东西还挺齐嘛!&rdo;我说。
&ldo;是用来量一些小体积的证物的,我一般都随身带。&rdo;
&ldo;你们看,莲花的大小是不一样的。&rdo;少数民族同学说:&ldo;有红点的这根簪子要大一些,直径是14公分,而衣冠冢里的这根要小一些,大约是12公分。差了2公分呢!&rdo;
&ldo;以前的工匠大概做不到统一的标准吧,一大一小很正常。&rdo;我说。
少数民族同学摇摇头,说:&ldo;从做工和材料看来,这两根簪子应该是特别定制的东西,既然是特别定制的,那么对尺寸就有比普通物品更高的要求。&rdo;
杨警官沉默许久说到:&ldo;你的意思是说,工匠是故意把东西造的一大一小的?&rdo;
少数民族同学没有回答,代表默认。
&ldo;我觉得这两样东西一个在忆仁的密室里,一个在影荷的衣冠冢里,那么必定是他们两人的定情信物。可是为什么会一大一小呢?按理说应该是一样大才对啊!&rdo;我说。
&ldo;问题就在这里!这也是我思考好久的瓶颈。&rdo;少数民族同学说:&ldo;不过现在看来,我已经猜对一大半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