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衙役匆匆而来,"礼部那边又出事了!"
华千机起身要走,范仲淹却叫住他:"且慢。"
只见范仲淹走进书房,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我年轻时收集的一些医食方子,或许对你有用。"
华千机接过,只见竹简上写着《民生食录》四个字。
"这是。。。。。。"
"治世如烹小鲜,"范仲淹意味深长地说,"火候太过则焦,不及则生。要在这乱世中寻找平衡,非得有真才实学不可。"
华千机郑重地将竹简收好。他知道,范仲淹这番话,不仅是在说医食之道,更是在指点他一条救世之路。
"多谢范公指点。晚生告辞。"
"去吧,"范仲淹笑道,"记住今日所言。"
出了范府,华千机回望那座朴素的宅院。晨光中,老梅摇曳,暗香浮动。
他想起范仲淹方才的话,心中升起一个念头:也许,这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使命——用医食之道,为这个乱世寻找一味解药。
正在这时,管家又端来一盘点心,是一碟晶莹剔透的杏仁糕。
"这是我府上新来的厨娘做的,"范仲淹说,"你也尝尝。"
华千机拈起一块,入口即化,杏仁的香气在舌尖缓缓绽放。但他很快皱起眉头。
"范公,这杏仁糕中可是加了些许玫瑰?"
"哦?"范仲淹露出赞许的神色,"你竟能尝出来。"
"玫瑰虽能增香,但与杏仁同食,容易伤脾。"华千机解释道,"尤其是在这初夏时节,更要谨慎。"
范仲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这医食之道,倒是颇有见地。"
"这是师父教的,"华千机谦虚道,"他常说:食不可求美,而忘其用。医不可求效,而失其道。"
"好一个食不求美,医不失道!"范仲淹击掌赞叹,"说得极是。你那位师父,想必也是位高人。"
提起师父,华千机神色黯然:"可惜师父已。。。。。。"
范仲淹会意:"世事无常,但传承不断。你既得其真传,更要好好发扬光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将案上的竹简吹开几页。华千机无意间瞥见其中一条记载:
"春问痿黄,当以甘温;
夏治燥热,需以苦寒;
秋理肺燥,宜用辛凉;
冬补虚寒,须用咸温。"
"这是。。。。。。"
"这是我年轻时在江南游历,遇到一位隐居老医所授。"范仲淹说,"他教我用最普通的食材,调理最常见的病症。"
华千机仔细研读:"这里面的道理,与《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颇为相通。"
"不错,"范仲淹欣慰地说,"你果然懂得举一反三。医食之道,本就同源。"
这时,院中的梅树上飞来一只画眉,在枝头欢快地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