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苏正准备走,虞洪秋突然叫住她,“一起用膳。”
虞苏挺意外的,平时晚膳一般是辰时末,现在天已擦黑,竟然还没吃?
虞洪秋有些不自在地咳了一声:“咳……今日开心,倒是忘了时间。你看,咱们一家人许久没一起用过膳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看不如今日就叙叙。”
虞苏眼角微微挑起,目光又落在几口红木箱子上,故作天真道:“父亲是高兴得忘了时间,还是忙得忘了时间?”
虞洪秋顿时有些心虚,嘴里却硬撑着:“胡说什么!这是大喜事,我自然要好好琢磨琢磨。聘礼这么丰厚,怎么分配可是大事。”
哎哟喂,果然打上主意了!
虞洪秋捋了捋胡须,嘴角一翘:“那箱银票,倒是可以拨一半给你当嫁妆,那些锦缎么,咱们家平时也能用上一些,至于那对翡翠玉如意……”
虞洪秋一拍大腿,笑得眉飞色舞:“放在我书房!这种东西,可是彰显身份的宝贝,配为父正合适。”
虞苏嘴角抽了抽,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父亲思虑周全。”
“那是自然!你啊,年纪轻轻不懂这些道理,嫁妆嘛,够体面就成,咱们虞家也不能太亏待了你。”
虞苏抿唇笑了笑,“父亲说的是,那我回院子换件衣裳,稍后便来。”
美死你,看你到时候还回去怎么办。
另一边,卫府正厅。
卫夫人正与卫大人和儿子在正厅闲聊,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
卫夫人道:“我今日亲自去了一趟虞府,聘礼倒是给得风风光光,算是给足了虞家面子。”
她顿了顿,语气淡了几分,“本想见一见虞二小姐,毕竟日后要进咱们家的门,哪知她不在府上,说是去了清隐寺祈福。”
卫大人不甚在意:“聘礼交接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女儿家在不在倒也不重要。”
“我倒也不至于挑这个理。”卫夫人语气一顿,眉间隐约透着不满,“虞夫人却提了个事儿。她说虞大姑娘尚未出阁,按照礼制,庶妹不能先出嫁。若婚期定得太早,未免显得不合礼法。”
卫宵闻言,眉头轻皱:“所以婚期定不下来?”
卫夫人道:“虞家这是拿礼法说事,分明是存了些心思。这么一拖二拖,倒像是我们卫家多有催促。”
“虞夫人这些话,摆明了是对咱们卫家不够看重。再加上,这次没能让真远大师算过二小姐的八字,我心里也没个底。”
卫大人抚须长叹,“罢了罢了,都到了这一步了,还能如何?但愿这门亲事不至生出什么波折。”
话音未落,门外便有仆人匆匆来报,“老爷,夫人,清隐寺真远大师五日后将开坛讲经,特意派人送来请帖,邀请各位夫人前去听讲。这次讲的,正是《圆华经》。”
“《圆华经》?”卫夫人一怔,随即目光一亮,声音中透出几分惊喜,“可是那部早已失传的经文?难不成真远大师寻得了孤本?”
仆人低头回禀:“至于是否是孤本,小人不知。”
卫夫人闻言,神情更添几分期待,转头看向卫大人道:“大师大德高才,又亲自发帖邀请,想必定有感悟。既然难得得见《圆华经》,我怎能错过?再说,夫人们聚于一堂,未必没有别的好处。”
卫大人却兴趣寥寥,淡淡道:“你想去便去吧。不过记得多带几个护卫,最近城外似有不稳,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