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伟是吧?”
“你老师…也就是我那侄儿育良,时常和我提起你,快坐吧。”
祁同伟闻言点了点头,却没有直接坐下,而是率先拉开了身上的外套,从自己衣服内衬处,取出了一份牛皮纸袋包裹的严严实实地‘文件资料’并双手捧着递给了高世巍。
“高将军,老师命令我,一定要第一时间交给您审阅,还请您…先行查阅吧。”
高世巍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安排警卫员招呼祁同伟坐在了会客沙发上,并给他倒了杯热茶。
“那孩子,你先喝点儿茶。”
“我尽快!”
说罢,高世巍怀着有些疑惑却又充满期待的心情,坐到办公椅上拆开了牛皮纸袋。
他倒要好好看看,自己大侄儿煞费苦心要转交给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宝贝’。
怀着这样的心情,高世巍打开眼前的文稿翻阅了起来。
可是当他第一眼扫到题目标题地时候,瞬间就被震惊在了原地。
“这…”
随即他收起其他心思,赶忙仔细逐字逐句地审阅了起来。
《论述在现有军队体制中成立专业特种作战部队的必要性》
一、时间节点:1990年初春,百万大裁军后四年,为龙国军队现代化改革关键期。
二、科技水平:基于八十年代国防军实际装备(81式步枪赤箭-8反坦克导弹等单兵作战装备)提出技术改良方向。
三、战略背景:龙猴边境轮战经验未充分总结,我军气势如虹、单兵素质极佳,但依旧依赖过往传统大兵团化作战,缺少小股部队以点对点、以点对线、以点对面地不对称化作战经验,而国际社会已出现‘特种作战’专业领域。
他国出现多种经典特种作战战例,而我国缺乏同类型战例及战术研究。
四、当前困境:依旧是传统大兵团思维主导,侦察兵定位模糊,猴战经验未被系统提炼、优化、升级,并纳入新时代的战术思想。
五、技术前瞻:根据国际友邻国家、中立国家、甚至是敌对国家的经验,应提出并制定我国的‘模块化装备’体系,并树立‘战场数据链’概念,主动设计,去预判未来数字化、模组化单兵装备系统发展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战例推演:虚构‘侵入与反侵入’预案,模拟攻守特战,用计算机系统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推演验证新战法可行性。
七、体制突破:建议成立直属总参的特战司,设计军官轮训与士官职业化路径。
八、征集关于在现有军队体制中成立专业特种作战部队的构想与建议。
龙国国防军Z参谋B军事科学院下设汉东装甲兵学院政治部——高育良!
具体内容如下:
当前国际军事变革浪潮中,特战力量已从战术工具升格为战略资产。
我军自对猴反击以来,在侦察大队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现有体制仍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
其一,任务定位与能力建设失衡!
边境对战中,我军侦察分队承担了76%的敌后破袭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经过调查才发现,参与破袭任务的战士,却仅有不足30%的针对性训练。
例如国防军某部在执行代号:‘红河行动’中,因缺乏专业攀登装备导致渗透失败,暴露出装备体系与任务需求严重脱节。
其二,指挥体系与战场响应错位!
传统层级化指挥链平均需要72小时才能完成作战任务审批,而现代特种作战的黄金窗口期通常不超过8小时。
去年龙与南亚诸猴边境缉毒行动中,某侦察连因等待上级批复错失战机,充分印证指挥体制改革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