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腹诽,若不是此刻的确有求于男生,她决不会再做出任何回应。
“【挥手】【挥手】【挥手】”。
“【不想说话。jpg】”。
“【就静静地看着你装逼。jpg】”。
连续发送了以上一堆,徐来觉得心情没有那么堵得慌,可以安然和任清风继续斗智斗勇了。
“其实你只需要回复‘显然前者价值更高’就可以了【挥手】”。
徐来的心倏然一跳,竟然觉得,这句话莫名其妙地撩。
“显然前者价值更高【挥手】”也不知为何,就莫名其妙地无比配合地将这句话发了回去。
不再有戏谑和调侃,也不再有半句废话,男生迅速回道:“好,什么问题【挥手】”
这一瞬间徐来非常感动——她默默地想,大约是之前被无情拒绝的次数太多,此刻任何人的慷慨相助都会像雪中送炭般弥足珍贵,一定和这个人是不是任清风没有半分关联。
这一次,任清风没有直接发来答案,而是认真而耐心地为徐来“讲”起了题。
每一步解产生的缘由,可以由此产生的推论,什么样的信息是陷阱,什么样的信号排除了哪些可能。题目看似盘根错节的脉络,在男生拨云见日的回复中,逐渐水落石出,一清二楚。
徐来受益匪浅。
学习本身是要讲求方法的,并不是空有一颗智慧的大脑就能维持繁杂而精密的高速运转,“聪明”二字不过是为正确的方式锦上添花而已。
许啸川很久之前说过的,面对超高难度复杂的竞赛题时,“10条辅助线vs3条辅助线”的差距大概率是智商的硬性碾压,可面对一道中规中矩的普通压轴题,徐来的毫无头绪和任清风的轻而易举,就更像是徐来方法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这也是向来成绩优秀,甚至一路学得轻轻松松的女生,第一次认真反思起自己的学习思路是否出现了偏差。
“明白了的话,麻烦你写完答案给我发来一份【挥手】”。
在女生礼貌地道谢之后,男生突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发来这样一句。
徐来一边在草稿纸上整理着思路,一边回复道:“?”
“就是突然觉得,好像数学答案的价值也不低,还是得适当收取回报【挥手】”。
女生一时没想到这和回报有什么关联,继续发了一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