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气笑了,“你头都不抬就说爷不用?看来道长真的是修炼有成,脑子上面长了第三只眼,成了凡间的二郎神了!怪不得胆子这么大,招摇撞骗跑到宫里来。”
道士一惊,忙不迭道,“散人一心向道,怎敢做这样败坏师门之事?皇上之前吃着药已经……”
弘昼听得心里很浮躁,努力压抑结果对方还要狡辩,气的抬脚踹了过去。
第143章那个和亲王
按照古人愚昧做法,弘昼觉得康熙吃丹药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至于胤禛,他是一个很有条理,平时谈及这些都不大伤心。最多就是论论佛经,听听讲座就算了。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不可能的,反而就成了事实。
有人在弘昼耳边说了那道士的来历,但除了紧要的几句之后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抬脚把人踹一边后反而更气,头一回撸起袖子打人。
像他这种不打仗的爷,布库练得再好也没有多少实战机会,但是对方不敢还手啊!弘昼完全在打人肉沙包一样,狠狠地把对方收拾一顿,然后当着康熙的面建议,“把这狗东西送去宗人府。”
康熙看着他动手,自然不会拒绝,只是说了一句,“先留着口气。”
弘昼没打算这么要了他的命,闻言也没解释,但他怒意依旧还在。等到里间御医出来回话的时候,他匆匆行礼就自己抬脚进了里头。
苏培盛见了,硬着头皮小脚步追着说,“皇上现今刚醒,王爷且轻声劝就是了。”
弘昼冷哼一声,“谁说爷要劝?”
胤禛躺着床上,气色差了很多。他眼珠刚动,就看着外头飞快的走进来一人,大马金刀的往他床边一坐,气势雄厚的喊道,“阿玛感觉如何?”
这事是自己糊涂了。
眼看着弘昼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胤禛两手乖巧的放在胸前,“乖儿来看朕,朕已经好多了。”
乖儿?
弘昼一顿,但他是有脾气的,也不会一句话就忘了形,闻言反而笑了,“阿玛体谅儿子,儿子还是不放心。看您的脸色还是差了点,不如再来点丹药以毒攻毒?”
“……”
“想来那骗子备了很多丹药,阿玛应该还有很多吧?”
弘昼像平时一样,盈盈笑着没有半点脾气,就像是在说到点该吃饭了。只是转头看着苏培盛的眼神,却是冷冰冰的。
胤禛这么瞒着吃,身边人都是纵容者。如果他今天吃丹药吃死了,那他们就是递刀子的人。
千刀万剐也不足惜。
弘昼不主张君主专权下的□□,但不介意尝试一下。苏培盛他们只是奴才,不敢不听主子的话。但是一个真正好的奴才,就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而非完全的顺着意思来。
这和胤禛讨厌的那些馋官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