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加印,再加印!(910求首订!)
今年7月创刊的《当代》杂志编辑部位于朝内大街166号。
创刊第一期印了7万册,一售而空,并确立了「文学种类齐全丶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并高举现实主义的办刊旗帜。
第二期印了11万册,同样很快就被市场消化掉了。
接下来12月是第三期,已经完成组稿工作了,主打的是王盟的中篇《布礼》和莫应丰的长篇连载《将军吟》。
另外还有姚雪垠和刘心武的散文,茅盾和巴金的两篇序言。
如此强大的阵容,他们觉得哪怕保守一点,也得印他个13万册。
「咚咚~」
「请进。」
「大家好,我是魏明,来投稿的。」
「哎呀,你就是魏作家吧!真年轻!」编辑刘茵首先发现了他,不过很快就被白舒荣抢走了。
刘茵:嘿,还护食呢。
「小魏,快坐,这麽快就完稿了?!」白舒荣大喜,比他们约定的期限早了半个多月。
「嗯,这已经算慢的了。」魏明笑笑,不过原创成分也更高些,颇费了些心思。
「小魏你着急回单位吗?」
「不着急,我上晚班,六点能回北大就行。」
「哎呀,那我快些看,如果有问题我圈出来,省的麻烦你再跑一趟。」白舒荣刚要翻阅,身边就围了几个编辑过来。
「同看同看。」
于是白舒荣先看,看完一页传给另一个人,她再看第二页,如此就能四五个人同时看一篇稿子了。
就是有的人看得快,有些人慢,难免催促。
「你能不能快点?」
「你能不能别催!」
魏明的文笔依然在线,几十年的文字工作练就而成,老练精准,这方面基本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而且故事依然极富吸引力,开篇就是穷酸儿子和海外归来身家亿万的富豪父亲的对手戏,父亲身边还有一个青年貌美的小蜜,巨大的反差让戏剧拉力直接拉满,也让人好奇男主的经历,以及他的选择。
「要不要跟父亲出国生活,并继承亿万财产?」这是贯穿整部小说的悬念。
亿万这个数字太大了,大到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看到结局,大到现场几位读者脑子里转了好几转才对这个数字有些概念。
一开始几人想的是,许盛放应该不会拒绝吧,毕竟谁不知道外国的生活条件好,现在多少人打破脑袋想钻出去,尤其是许盛放还是个老右。
然而随着许盛放关于牧场生活,关于妻子的回忆穿插其中,几位读者的想法一点点产生了动摇。
但直到许盛放真正拒绝父亲前一段,在他们心里,答应的概率依然占主导,毕竟父亲说了,可以带老婆孩子一起走,没让他抛弃妻女做陈世美。
可他竟然还是拒绝了,几位读者第一反应竟是遗憾,接着有些惭愧。
然后他们开始回想许盛放的一言一行,以及他和父亲那些对话交锋,并开始慢慢理解他的选择,敬佩他的操守。
白舒荣第一个看完,看到最后,魏明有一个附言:本篇小说由作者父母以及宁夏严纪彤王柏玲夫妇的故事改编加工而成。
她放下稿子,把魏明拉到一旁聊了起来。
「现在反思文学当道,大家都在批判,而你这篇小说似乎有点反传统了,你的态度更温和,似乎不太符合当下主流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