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进了这家新开的糕点铺子。
他们只要是来门口品尝了各式各样的点心之后,不时发出赞叹声。大多数人都会进店里看看,买上一斤两斤的回去。
谁家没有个老人小孩的,就府城的消费水平,偶尔买点回去还是消费的起。
刘彩云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时地询问客人的意见,记录下他们的喜好,以便日后能做出更符合大家口味的糕点。
“刘老板,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以后我家孩子的点心就认准你这儿了!”刘彩云听到有人夸赞,转过头一看,“沈姐姐,您来了。感谢捧场!到里面坐坐!”
来人是沈万山的夫人,两家也算是熟悉走动了起来,这次店铺开业,刘彩云没有去请,是林伟忠那边给沈老爷提了一下,没有想到沈夫人亲自来了。
“刘老板,我已经买到心仪的点心了,今天店里太忙了,咱们改天再约着喝茶吃点心。”
“好,多谢沈夫人。改天我做新糕点邀请您来家里做客品尝。”
周边的几家铺子都派人来捧场了,刘彩云之前装修的时候拿着点心上门摆放过,此时人家也算是还人情。
这人与人之间的走动,都是相互的,以后都要在这里做生意,左邻右舍的打好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左邻右舍的夸奖,刘彩云微笑着回应,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
“谢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甜蜜。”
随着夜幕的降临,糕点铺子里的灯光显得格外温馨。
虽然忙碌了一天,但刘彩云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
刘彩云这个点心铺子,定价不贵,鸡蛋糕蓬松之后成本不算高,江米条就用油炸稍微成本高一些,定价也要比小饼干和鸡蛋糕价格高。
鸡蛋糕就完全是走的亲民路线,价格是最便宜的,刘彩云发面技术好,一斤面粉发出两斤左右的鸡蛋糕,当然这时候都是原始发酵,没有酵母,发出来的面有一定的出入。
一斤鸡蛋糕看上去就非常多,买回去一大坨都觉得非常划算。
糕点铺的定位就是走的平民路线,亲民路线,包装这样当然也能简化就简化。府城权贵人家都生意,目前是她们不好做的。
没有关系,也没有实力。
刘父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也没有想着走权贵高端路线。权贵虽然有钱,但他们毕竟还是占少数,老百姓和中产阶级才是人流的大多数,才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这些人身份不是很高,但又小有资产,只要铺子味道好,家里的下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安排进去。
午时刚过,今天店里带来的所有点心都卖光了。
考虑到店铺开业优惠活动,刘彩云每样都准备了两大布袋子,每袋一百斤左右的量,全卖光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今天店里所有的点心都卖光了,后面的顾客明天再来吧。咱们店铺开业三天都是买一斤送半斤的活动。今天我们早点回去多准备一点,争取明天让所有客人都能吃上自己心仪的点心。”
刘彩云一边向最后几位略显失望的顾客道歉,一边叮嘱晓玲两口子麻利地收拾着店铺,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期待的笑容。
她知道,今天的火爆场面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这不仅仅是对她手艺的认可,更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好了,今天我们早点回去帮忙,明天得再多准备一些才行。”
晓玲麻利的收拾案板,小杨也在归置店里的桌椅,店铺里面只有一张长桌子靠着进门的墙上,跟麻辣烫铺子设计的一样,小店空间太小了,这样摆放还能有一排位置可以坐。
“对啊,彩云姐,这生意也太好了。”
“今天是开业,咱们送到量大,等不送了之后生意应该不会这么好了。”
他们这样的铺子,骡车没有停靠的地方,只能放在府城外专门停放骡车的地方。
三人步行出城。
小杨背着背篓走在最后面,背篓里面放着油布袋子,上面还捆了两个大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