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生气,就开始从先皇后的娘家开始,彻查贪污。
先皇后的娘家根基深厚,也说明在朝为官不止几十载,上上下下几代人,一大家子总能抓住一个贪污受贿的。
无论贪污的大小,最轻的惩罚也是罢黜官职。
一时间,先皇后的娘家也伤了些根基。
但不至于元气大伤。
可太子听信了某个心腹幕僚的话。
&ldo;太子,皇上这么做,不就是亲自削弱您背后的力量。您已经三十岁了,照皇上现在地做法,不出十年,您背后的势力不仅不保,这上头的那个位子,您也坐不上去啊。&rdo;
太子一听很有道理,再加上整治贪污,弄得整个先皇后娘家人心惶惶,太子怕背后的势力堕落了。
更何况皇帝老子再活十几年,就算太子等到那个位置,坐不上几年他估计也该入土了。
并且皇帝明显偏向皇二子。
趁着势力尚在,太子一拍大腿,就决定篡位。
前脚皇帝刚出去避暑,后脚太子就占领了皇宫。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篡位失败,二皇子力挽狂澜,立了大功。
太子府出主意的幕僚早跑了,太子这才反应过来,上了老二的当。
可惜为时已晚,篡位当晚就被废了,立马送进了牢狱。
先皇后的老父亲,也就是太子的祖父,竟是在事发之后才听闻太子篡位这回事的,一口气上来吐了口血,当即去世。
太子的事到这个份上还没结束。
第二天竟然有人劫狱,将太子送走,不见踪影。
逼着皇上下了斩草除根的命令。
与太子亲近的一行人自然也脱不了关系,从先皇开始就叱咤风云几十载的先皇后娘家一族,经历了朝堂更替,终于成为了岁月的牺牲品。
一代大家族,最终湮灭,苟延残缺。
罗迟听完忍不住唏嘘。
脑子转了几圈,就猜到太子大概也不是被自己人救走的,有可能是二皇子授意而为,就为了&ldo;斩草除根&rdo;的命令,并且皇上看似是逼不得已,其实也可能是在朝堂上演戏。
是容忍不了有人趁着他没死就肖想他的位置的,即使那个人是他亲生儿子,当年为了高位都能做出来令人发指的坏事,少一个儿子对皇上来说更不算什么。
二皇子从头到尾的做法与当年的皇上也算是如出一辙。
罗迟想起孟洄笙说的,卫丞季支持的是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