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祁书博一直对无人机做各种极限测试。
有时候,是联网和陈梦琳一起沟通技术细节,把之前无人机开发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都一一做了预案。
有些测试任务,祁书博在中东地区简陋环境下测试不了,他就把问题丢给远在国内的孟廷英和虞正英。
比如,在核污染的环境下,怎么保障无人机的正常运行。
再比如,在极端温度,台风天气下,怎么保障无人机的正常运行。
配备这些极端环境,并不是容易的事。
祁书博每每抛出一个问题给孟廷英和虞正成,都几乎把他们搞疯。
同时,祁书博让长城公司把他能想到的可能要用到的物资,都空运了过来。
诸如无人机防水喷层,金属凝剂……
在无聊的开发过程,祁书博并没有忘记他的老本行,攒摸鱼积分。
他从菲特口中,了解到附近有一个小池塘。
工作累了,他就跑来池塘边攒摸鱼积分。
在池塘旁,他装备了一架无人自行车,并派它出去兜风。查看四周是否有异常情况,保证自己的安全。
他又派出一架无人机,无人机悬停在池塘之上,对池塘里做了建模。
祁书博在池塘边架起笔记本电脑,对接无人机传回来的数据。
屏幕中显现出池塘里的情况,浅水区中鱼的种类,鱼的数目,哪一片区域聚集着鱼群,鱼的肥瘦……
一目了然!
机械臂则是舒坦地躺在祁书博旁边,拱卫祁书博的安全。
此时,祁书博正睡在杂草上,吹着微凉的风,感受生活的惬意。
根据无人机反馈回来的情况,他精准地对池塘中的鱼做了投喂。
鱼饵按鱼的大小比例,进行了大小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