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试考题为“问令之道?”
意思是怎样去做一方县令?
这题林然初看,感觉难度不大,起码跟会试比,这题有种大而化小之感。
回想之前,此题跟自己游学时,在青云书院比赛时,碰到的考题有些相像。
只那会儿是问如何做个好官,今日殿试考题是做官后你该做些什么事?
这算是相当务实的考题了。
如何治理一县,林然细想来,其实这题难度并不小。
治理一县该是比较繁琐的事情,但总归是要努力将县城发展起来。
借鉴前世的地方发展,林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就是提升人口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发展经济。
林然此时也没急着下笔,而是在腹中打好腹稿,待将脑中所思所想细细梳理一遍后,才开始提笔将答案落于纸上。
“吾尝闻,县令者,亲民之官也,身负一邑之兴衰、百姓之福祸。”
“然操何术、修何德,方可谓之贤令,能泽被苍生、政通人和耶?”
“今特陈数端,以求明教于诸方家。”
林然将心中的想法慢慢落于草稿纸上。
因着自己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治理一县,还详细将自己想法拆开了讲。
这使得林然总感觉眼前的草稿纸有些不够用。
科举考试,是不允许将答案写于纸张背面的。
林然这会眼见自己越写越多,心里也颇有些无奈。
见草稿纸确实装不下,只能在第三条上略微简写了一番。
这会儿林然正心里可惜时,楚帝也从座位上起身,开始在考场里巡视起来。
本来这巡场行为,不过是帝王向学子们展示皇家对科举的重视。
因此,往年巡视时,楚帝大多走个过场。
因着好些学子心理承受能力确实脆弱,楚帝也不想学子们被自己吓出个好歹。
所以通常溜达一圈后,人就会回后殿歇着了。
监考这活儿,还得交给臣子们来干。
但因着今日林然也在一众学子中,楚帝不免对这事提高了兴趣。
说起来,楚帝并未见过自己欣赏的年轻人。
虽然全公公从前跟自己看过此子画像,但看画像哪里有看真人来的直观。
楚帝这会从座位上下来,开始从考案第一排巡视起来。
谢青因着是会试头名,因此离着楚帝最近。
对于谢青的才华,楚帝从心里对这年轻人也是欣赏的。
加之谢青在北地也立过功,楚帝一想到大楚能有那么多出色的后辈,心里也是欣慰。
谢青这辈子确实也是第一次跟楚帝相见,不过在前世,两人早早做了几十年的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