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兴说了问题,也说了解决办法。
“我想办村校,到时候村子里的孩子都去村校读书。”
乡亲们一直都很尊敬小学,因为雨兰镇就这一个小学,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也没得选,所以他们校长才能有恃无恐,反应问题,他们都不当一回事。
而且,现在镇小学在申请资金扩建学校,到时候会有城里的人来审查,村校可以借这个机会立足。
一听这话,大家都有些心动。
“那是不是要把学校建到我们山上?”
“肯定的。”
“那好啊!”
“可不是,孩子们都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可没有老师。”
“知青们可以当老师。”唐国兴说道:“去年我跟她们商量过,她们也愿意。”
几乎是瞬间,大家都同意了。
“你们回去的时候,给村里的人做做思想工作,争取让村里的孩子就在村里上学。”
大人们在开会说话,凌云和永秋两个孩子在里面房间里写作业。
两个小姑娘时不时来偷听大人们开会,然后坐在火盆旁边窃窃私语。
“你妈妈好厉害,大家都听她的话。”小春的女儿永秋说道:“你妈妈不打人,也不骂人,为什么大家都听她的话?”
永秋觉得她们家都愿意听她妈的话,是因为她妈看上去就是“不听她的话,她就要打人”的那种人。
凌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的确不太懂。
外面也有妇女是新嫁来雨兰镇的,她其实也很惊讶,过去她做女儿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开会,也是开会做一些新的东西,但大家都不是很乐意。
比如说这个事情,村校听上去是简单,可到时候没有人来管,知青们怎么教学?其他的村民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村校?知青们在哪儿住?村校办在哪?
这些都是麻烦,都是问题,大家就懒得支持了。
但现在,她坐在这里大家都在踊跃支持。
出来的时候,她问了旁边的妇女:“你们怎么都支持啊?”
“这是好事,干嘛不支持?”宝树妈说道。
好事是好事,但麻烦也多。
她把问题说了出来。
“放心吧,这些问题唐主任肯定都想到了的,她觉得行,那就一定能行,我们听她的就行。”
宝树妈很信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