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战线上。双方刀来枪往、寸土必争,依靠勇气、身体、鲜血、等等,勉强维持住战线的暂时平衡。
而在金兵的中军、左右两翼和后军,虽然阵势依然存在,阵型也还能够勉强维持稳定;可是岳云的那支小队在其中来回冲杀,居然没人能够压制他们。
就这样一支不足千人的骑兵部队,居然在金兵的肚子里横冲直撞、来去自如、予取予夺、仿佛闲庭信步一般。
这让所有的女真人都大为震惊!
几天之前他们就已经承受过了杨再兴和三百岳家游奕军的冲击。以那些死士们的勇武,最后也不免葬身乱军之中,全体覆灭。
这个岳云怎么能随心所欲,难道他们比起那个杨再兴还要强大不成?
这样的比较其实并不公平,因为两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岳云在决战的前几天都在养精蓄锐,没有经历连续作战;其次,岳云没有在大雨中带着几十处战伤巡视防区,消耗体力;再者,岳云并不是孤军作战,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王贵的三万岳家军重装步兵。
假如一定要比较,现在的岳云与郾城第一战时的杨再兴相似,是在汪洋大海一般的金兵阵地中纵横驰骋,锋芒毕露。
当然,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岳云所带领的部队与杨再兴的截然不同。
杨再兴所带的三百名骑兵固然勇敢,但毕竟只是普通的游奕军战士;而岳云所带领的八百骑背嵬军,则是岳家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是岳飞精心准备的,投入了大量资源的一支特种兵部队。
不说别的,单单是背嵬军的战马、盔甲、兵器等装备,都是岳家军能拿出手的最好最精良的选择,其他军团实在难以比较的。
。。。。。。
纵观历史,中国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多支无敌的铁军;而这些铁军无一不是能够以少胜多、无坚不摧、让敌军闻风丧胆。
最先有无敌之名的当然是东晋门阀的雇佣兵---北府兵。
《晋书?刘牢之传》中记载道:“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
《资质通鉴》:“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北府兵的杰作。
公元三八三年,也就是前秦建元十九年。八千北府兵大破秦军主力,杀散、歼灭前秦军七十万大军,符坚的王朝也因此崩溃。
第二支能够号称无敌的当然是元朝成吉思汗的的近卫军---怯薛军。
《元史?兵志二》中记载道:“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方太祖时。以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为四怯薛。领怯薛歹分番宿卫。。。。。。。时号掇里班曲律,犹言四杰也。太祖命其世领怯薛之长。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拥有元初四杰的怯薛军,既是成吉思汗的近卫军,也是构建起大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的最重要的基石。
横扫亚欧两大洲。这简单的七个字,已经能够说明他们的勇武无敌。
第三支号称无敌的是隋末唐初李世民的玄甲军。
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他开国的一大利剑就是“玄甲军”。
《资治通鉴》中记载道:“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大军前来支援王世充。而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
这一战强弱悬殊,然而最后的结果让天下人为之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