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钟繇乃是太尉府长史,于是负责调动粮草之事交给了钟繇。
徐荣、皇甫嵩和高顺先后领兵离开长安。吕布这边,则是要准备的太多。
吕布要离开长安,一是担心王允等人,还有一个便是前日宴请长安富户时,苏双和张世平投靠一事,需要一并解决了。便先命人去唤李儒。然后再去命人将苏双和张世平二人请来太尉府。
待李儒来了,吕布嘱咐其务必盯紧王允一干人等的一举一动。王允现在为大司农并无实权,但小心无大错,吕布心中虽然并不忌惮王允,但总怕这老匹夫会暗中在背后给自己来一手,所以特意嘱咐了李儒一番。
然后问起李傕侄子李应一事,吕布既然要征讨李傕,这李应关键时候可以用用。
李儒道:“李应这个棋子未必奏效。贾诩既然智计深沉,必然会有应对之策。主公与牛辅交战之时,可择机行事,再趁机离间牛辅、贾诩。李应这颗旗子,也许起到的作用也许正是在此!”
吕布听后点点头,记在心上。这时门卫来报,苏双、张世平到了。
吕布留下李儒,然后唤人请苏双和张世平二人进来。
二人见到吕布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大礼,态度深市谦逊。吕布呵呵笑道:“二位不必多礼。吾吕布出身行伍,不拘小节,无需如此。”
“谢太尉大人!”
二人心中感叹,吕布年纪虽轻,但行事老练,加上此人豪爽,不拘小节,无形之中让人生出几分亲近之感。
当然这是在二人不太了解吕布的情况下,若是知晓吕布的为人,便不会这么认为了。
吕布指着李儒道:“李儒,字文优,如今为尚书令!”
“见过李大人!”
二人又是一礼。
李儒连忙回礼,他可是知道,吕布重用苏双和张世平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二人向朝廷捐献了亿万钱粮,所以也很客气的回礼。
“如今朝廷正是用钱粮之时,幸赖二位倾囊相助。不过吾吕布又岂可过于贪婪。汝二人所限钱财粮草,吾自当所有回报。”
二人连忙不敢。
“所谓士农工商,商为末。虽说从商者不得入仕,但吾知晓,若是没有商人南来北往贩卖货物,北方之民如何吃到江南之桔,南方之众又如何能吃到北方之牛羊。贸易往来本就有助于天下兴盛,所以商业并不是一无是处。然则,天下人皆以为商人逐利,投机取巧,也并非没有。所以今日设置商曹援,下设长史、从事等。这商曹乃是管理天下之商人,订立商法等。如此可约束商人投机取巧,损害国家、百姓之利。”
苏双道:“太尉大人说的是。商人逐利乃是本性。商人贸易往来,当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吾二人常常与塞外胡人贸易,时常遇到胡人以势压人,压低价格,让我等商人损失颇大。”
吕布听后点头道:“买卖双方,不可以分大商、小商,也不可因此而攫取不对等的利润。”
一旁的张世平也道:“然而朝廷却并无此明确商法,所以约束不得。商人为了获取高利润,便往往勾结官府、勋戚权重,压榨一些良善百姓和商人。吾等亦知,这是饮鸩止渴,与国家无益,于百姓无益。”
“文优,如何订立商法,约束商人,汝等且好好商量,本将身为武将,对此不甚清楚。汝亦可协助苏、张二人订立商法,然后以朝廷旨意推行下去。待日后本将平定天下,可于吾大汉境内推行。”吕布对一旁的李儒说道。
李儒点头应允。
关于如何订立商法,如何规定准则,便由他们去商讨。而吕布最关心的便是这二人可以为自己提供战马,可以为自己提供情报。
于是吕布便问道:“汝二人常年与塞外长城匈奴、鲜卑贸易,能否获得他们的良马?”
“这?”苏双道:“胡人虽然需要我中原的丝绸、茶叶、盐,但他们多与我们交易牛羊的牲畜,鲜有马匹。有也是驽马。”
“中原虽有养马之地,但毕竟战马稀缺,且比不上草原上的良马。汝二人日后想些法子从鲜卑处、或者匈奴人处购得些良马。所需钱财可让朝廷支出。记住,一定要良马。”
苏双和张世平知道吕布要良马,自然是为了打造骑兵,虽有难处,但手段不是没有,便点头应道。
见二人应允,吕布便继续说道:“熹平六年,鲜卑寇掠边塞,朝廷派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出塞讨伐鲜卑,结果大败而还,兵力失十之八九。日后吾欲北上灭鲜卑,不能再重蹈此次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