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文差点没睁着眼睛一头倒栽下去。
他。他他他,他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
还‘帅’?
帅个屁帅!
丑死了!
这,这这这…这只长得跟巨型毛毛虫&巨型蜈蚣风筝似的东东,真的,真的。就是之前载着咱们过来的玩意儿?!
你tm逗我呢?
嗯……
该怎么说呢…具体来说,应该是:在原来那只‘炙热岩灵战鼓’屁股后面,又跟‘开火车’似的,由大到小,加了一节一节又一节的,圆圆的‘车厢’才对。
而那些新加上来的‘车厢’的外貌形状也类似于‘炙热岩灵战鼓’本身,但却在体积上相对要小得多:最初的三节‘车厢’。每节里面分别承载着三名‘熔岩卫士’,后面四到八节‘车厢’,每节里面分别承载着两名‘熔岩卫士’,再后面九到十六节‘车厢’,因为本身大小及其容积大幅度降低的缘故,每节里面也就只能容纳下一名‘熔岩卫士’了。
这是其一。
其二。就连他们本身乘坐而来的那只‘炙热岩灵战鼓’,其整体形态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首先是其中的‘熔岩卫士’:之前明明是两个两个并排而立,前后排成三排一起在‘战鼓’内部划桨助力前行来的,而现在却变成了圆弧形的三排:最前方一个,后方两个。再后方成半弧形分侍着三个……
而且,个头也不一样了!
就好像其中的‘岩浆’经整体融合之后,又再重新分配了将它们重新塑造了一遍似的:第一个最大,后两个其次,再后面三个又次。
其次是鼓面外观:按照其中‘熔岩卫士’的位置,设计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就在最前方那名‘熔岩卫士’头顶,并于此增设了一个‘烛台’和一个‘操作控制台’;第二部分是贴着第一部分的圆弧形,刚好将后排两名‘熔岩卫士’包含其中;而剩下的,则都是第三部分了。
其实,并没有实际分割出来,只不过由于地面颜色的渐变,所以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看上去有点像鱼头。
这幅样子,实在是…好古怪啊……
“这样一来,有了更多的‘熔岩卫士’护航,也就能够更大程度地保护你们后续航程的安全啦!”正当某文一肚子怨愤不知该如何发泄才好之时,旁边那位‘巨灵族最优秀的工程师’已如此乐呵呵地回答了他未出口的问题(或者说抱怨也可以)。
“……”
“二位后续的旅程不长,却并不平静,甚至可以说,比之前你们所历经的,更加坎坷。”
“您不要看它外观形状不太好看,您得从‘实用价值’方面理智地整体考虑。”
“毕竟,这玩意可不是拿来做‘旅游观光’的,而是为了保护二位性命,不惜一切代价。将二位送到旅途的终点而不至于中途‘抛锚’,就此车毁人亡的~”
“相信关于这一点,阁下应该比您身旁那位小姑娘更清楚才是。”
“……”
“在下如此设计,可是不惜血本花费了不少高级材料哩!”
“嗯…呃。呵呵,当然啦,阁下劳苦功高,为我巨灵一族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毫不夸张地说,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这么做自然也是应该的~”
“……”
“所以,在下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倾心尽力的付出,能够不会为阁下所误会。”
“……”
“如何,您不打算称赞在下两句吗?”
“……”
“辛苦了。”
“……”
很明显。对方对这三个字并不满意,但…在现如今这种状况之下,还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