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招财童子是什么?”
我暗暗咽了一口吐沫,脑海中自然而然想起了那恐怖的招财童子的故事:
有人修正道,锄强扶弱,替天行道。
有人修邪道,作恶多端,残害乡民。
这招财童子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一位行善积德的正道,还有一个作恶无数的邪修。
传说在宋英宗赵曙治平三年,江南地区有一苏姓神仙,有大神通。
据说只要携带好礼相送,那苏神仙就会施法赐福,予人一副金身神像,只需日夜以血食供奉,自然会保佑家中财源滚滚。
后来这事被一姓方的云游道士听了去,惊呼世间竟有如此高明道法,于是不惜奔波千里,历尽坎坷,终于找到了那位传说中的苏神仙。
当时正值神仙讲法,不便近瞻。那方道士搭手远眺,只见那苏神仙头戴纯阳巾,脚踏十方鞋,手执拂尘,身披鹤氅,皓首童颜,面色红润,飘飘然有神仙之貌。
方道士不禁唏嘘感叹,直道这世上真有如此仙人,于是远远俯身稽首,静听讲法。
可听不多久,这方道士便觉得这仙人的经似乎与别家略有不同,却又寻不出原因为何,只得皱眉吐气,心乱如麻。
谁知那苏神仙修的个“神目如电”的法儿,早在远处将方道士的一举一动看了去,等经坛结束,苏道士轻呼声:
“来也。”
百丈之外的方道士便听了个清清楚楚,赶忙疾步上前,行晚辈大礼。
苏神仙倒是和善,笑眯眯与方道士论了半天道法,二人愈聊愈欢,最后竟至罢坛归庙。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不仅是方道士,那苏神仙也是倍感欣慰,与方道士在书房中整整聊了一宿,直到屋外人声响起,才猛觉天已大亮。
二人脾气相投,这下正好又有了话题,不禁握手阔笑,又对这日月更替,阴阳变换的道理聊了起来。
一个是云游四方,本领高强的除魔道士,一个是安坐庙堂,道法精妙的渡人神仙,这二人聊起来可不得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早已略通“辟谷”之术,生活中几乎断了饮食,所以自然不会被饥渴打扰,小道士们自然也不敢擅自搅扰二位高人论道,所以这两人一直聊了三天三夜,直到外面求访的人堆了几间屋子,二人才肯罢休。
苏神仙亲自将方道士安排到最好的客房,而后才继续出门接待来往访客,此处暂放一时。
却说这方道士,打坐之中忽感一股血气由东而来,于是抄起法剑跳下坐塌,迎着血气便冲了上去。
方道士是个刚强之人,本事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强者,见到妖魔出现自然不会犹豫,所以出门便是奔着除妖而去。
那妖怪倒也机灵,自觉本事不济,索性扭头就跑,不过它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方道士放出的纸鹤盯住。
跑了足有数十里,那妖魔速度仍然不减,不过方道士脚踏飞剑的速度却比它更快,终于在群山之中将它拦了下来。
那妖怪头顶小圆帽,身穿灰布衣,身体肥大,四肢干瘦,面容猥琐,嘴中两个大板牙尤其突出,嘴旁则是两缕长坠至地的花白胡子。
方道士眼明,一眼看出这分明是个灰毛老鼠精,身上夹着一股子血气,显然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极恶妖魔。
解下腰间别着的四方幡旗,方道士先结了个四方大阵,封死方圆百丈的地界,锁死了鼠妖逃跑的路线,而后手执宝剑,脚踏七星罡步,向山神土地借了这块打架的底盘。
那鼠药见自己无路可逃,于是也现了本相——一只将近一丈高的灰毛老鼠。
一场道与妖的战斗即将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