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口的增加,对于粮食紧缺的斐烈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帝国之所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只不过是帝国需要军队去开疆扩土,去寻找更多的粮食和资源,来养活帝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或者说,让他们死去。
死人是不会浪费粮食的。
而战争,是消耗人口的最佳方式。
这是自然界的另一种优胜劣汰,是保持自然平衡的手段,同时,也是维持帝国统治和贵族们奢靡享受的必要措施。
贵族们不需要太多的人口。他们只需要耕种土地的必要人口就行了。如果八个人能够干完所有的活儿,他们就不会养活十个人。如果一个人就能干完,那就更好了。他们将有更多的财富供自己挥霍享受。
而多余的人口,他们就用于发动战争。
这是斐烈帝国的传统,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必要的战争,就像是贵族之间打一场牌。
如果能在牌桌上赢钱——例如吞并邻近的某个小贵族,没有人会说什么。大家只是会当作一个谈资,就像牌桌上分析上一次出牌的对错一般。他们或许会羡慕赢家又得到了多少,但绝不会去想那些被打出去的牌。
或者说,那些死去的人。
现在,斐烈帝国国内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在征服了西北的蛮族之后,国内已经找不到可以发动战争的地方,也再找不出一丁点可供开垦的土地。
因此,彼得一世把战争输出到了索兰帝国。
和贫瘠的斐烈帝国比起来,索兰帝国可耕种的土地要多一些。尤其是南方的卢利安行省,临近海洋,加上几个产粮区的存在,简直就像是天堂。
彼得一世早已经对邻国的土地垂涎三尺。而眼见兰里斯人企图利用迎娶艾蕾希娅公主的方式兵不血刃的夺取索兰帝国的控制权,他知道,如果再不动手,那就没机会了。
再拖下去。他不但要面对一个更强大的对手,而且。国内越来越多的叛乱,会让他宝座下的火山口彻底喷发。
彼得一世是一个铁血帝王。
他依靠流血登上皇位,也依靠流血统治帝国。恐怕就算死,他都会用流血来举行自己的葬礼。
于是,他下达了全面进攻圣索兰的命令。
斐烈军在攻入索兰之后,毫无顾忌的大开杀戒。这是彼得一世下的旨意。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索兰人。他只要这片土地。人口,斐烈帝国内多的是,只要把他们移民过来就行了。
已经听到了水声。
铁伦站在山崖上。看着之前自己经过的那道瀑布。
和斐烈比起来,这里很美。美得让他浑身都充满了一种征服的**。只要拿下了峡湾,帝国征服卢利安的步伐,就将无可阻挡。
要不了几年,铁伦爵士就会成为铁伦伯爵,侯爵,甚至公爵。成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中的一员!
所有阻挡在自己面前的绊脚石。都会被自己一脚踢开。
自己已经杀了不少人,现在,不介意多杀几个。更不介意就这么一直杀下去。在追寻地位、权势和财富的道路上,鲜血和枯骨,只是点缀。
就算是冤魂的号角,也是如此的美妙。
在陡峭的小路边。铁伦下了马,向下走去。他一直想知道那支可以让拿齐和布兹都栽了跟斗的神秘索兰军队,究竟有多么厉害。他们来自哪里,由什么人组成,统领是谁?
而现在。答案就在前方。
…………………………
…………………………
红蝎走廊,两支军队相距一公里。静静的对峙着。
两翼,小队的骑兵在往来奔走,忽而向前逼近,忽而迂回,忽而交叉,偶尔用弓箭互相抛射箭雨,寻找着攻击的机会。
双方都在等着对手犯错。
“不对劲,”幕夜凝视着眼前的这支索兰部队,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对方的指挥官换人了,不是刚才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