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东暖阁内争执不休的时候,被皇帝召回的莫轩,此时正亲自持剑守卫在门外。除此之外,距离东暖阁最近的禁卫也距离二十步开外。若说二十步开外的禁卫军听不清东暖阁内究竟在争论何事,那么站在东暖阁门前的莫轩无疑是听得极为清楚的。
当皇帝开口问道:“大学士有何看法?”时,莫轩的心都揪紧了,毕竟黄季云只是文臣而非武将!
然而莫轩终归是小瞧了黄季云,他不仅仅是大学士,还是被皇帝引为知己,游历过天下的人,遂看似放荡不羁,却也是心怀天下苍生之人。否则,当年他便不会为了扶持当今皇帝,而辞官游历天下结交能人饱学之士。
黄季云手持朝笏,躬身行礼道:“先辈曾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因而创造一个强大时代的神话。今日,吾等亦可为天朝之强盛,百姓之归心,亮出兵戈,征讨来犯之强奴!请圣上下旨!”黄季云说完,便一躬到底。
朝堂上之前还争论不休之人,此刻都静了下来,无论何等心思,此刻都闭口不言,静待皇帝定论。而莫轩在门外听得是热血沸腾。
皇帝看向黄季云的目光,略带笑意,却并未表明态度,而是威严的扫视了在座的几个文武大臣,今日能被召来的,大都是在朝堂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皇帝需要看看他们的态度。
抚远将军一系的不必说此刻自然是欣喜若狂,一个个饱含期待的望着皇帝,而兵部尚书一系的,此刻有人在细细观察皇帝的神色,揣摩圣心;有人在低头沉思对策;只有兵部尚书本人,略一思索,躬身行礼道:“臣愚钝,求圣上责罚!”
很显然,能做到兵部尚书的,都没有傻子,与其说方才是黄季云在发言,不如说黄季云便是圣上的出声筒。这,就是圣上的意思!随着兵部尚书表态,一时间除了少数几个皇帝还是四王爷时候的老部下,都纷纷表示赞同,请求皇帝下旨出兵。
而皇帝此时却仍旧不急于表态,而是看向了站在一旁一直不说话的,户部尚书,这也是皇帝当年的老部下。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后出列道:“户部今年除去各地拨款,若无其他意外,是能有结余的,来年朝廷便可新修水利,然这笔结余,并不足以支撑西北战争。且一旦南边儿未平,西北再启战端,只怕国库……再度空虚!”户部尚书说完,也是一躬到底。
如此一来,竟是再次僵持不下。但此时乃是文臣武将之间的对持。黄季云明白,这,才是皇帝要的。文臣武将联手,怕是那个皇帝心中都会不安吧?
可莫轩没想这么多,在门外先是热血沸腾,而后激情澎湃,可谁知户部尚书,竟然一盆冷水给他浇了下来。莫轩很想进去也发表两句意见,可他到底没有冲动,他明白,他还没有那个资格,站在里边议话。
谁也没料到,里面的争论最终是由七王爷义亲王站出来结束的。一直沉默不语的义亲王,忽然出来请战,别说文武官员,便是皇帝也没想到,但皇帝终于露出了,今天传召这些文武大臣进宫议事,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皇帝的眼中是欣慰,是肯定,也是鼓励。皇帝自然是想要出兵平乱,抵御外敌的。但是这个由谁领兵,却是个关键,若没有合适的人选,皇帝是情愿和稀泥的。毕竟西北不比南边儿,至少在皇帝心中这两地是不一样的。
至少南边儿,隔着的还有大海,能攻打过来的人手有限,而少量的人员进入天朝大陆,对于整个朝廷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不能动摇国之根本,或者说并不能影响皇权。而西北则会完全不一样,很可能便是大批的外族入侵中原,掀起处处战火。
七王爷义亲王自然是皇帝极为放心的人选,他肯主动站出来请命,皇帝自然是高兴的,许多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听到东暖阁内最终决定出兵西北,莫轩是激动的。在大臣们纷纷领命而去之后,莫轩便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第一时间去求见了皇帝。
皇帝看着激动地一脸涨红的莫轩,很是有些头痛。说起来莫轩是皇帝看着长大的子侄,心中自然是信任的,也是有意栽培的。毕竟莫轩与承恩公府的关系,可谓人尽皆知。如此便不必担心因为莫轩的关系,壮大后族,将来节制皇权。
而且莫轩并非皇室宗亲,故而不必担心他打着皇权的注意。然而,莫轩到底才十八九岁,不足弱冠。且并无战争经历,叫皇帝如何放心?莫轩可是他给儿子培养的肱骨之臣!
一时间皇帝皱着眉头看着莫轩犹豫不决,但莫轩似乎是铁了心似得,长跪不起,低着头也不去看皇帝的神色,这倒是弄的皇帝很是哭笑不得。
最终莫轩还是第一次走了皇后路线,甚至走了皇子路线,求得了一个先锋小将的机会。皇帝命他,跟在七王爷义亲王身边儿,五日后随大军出征。
莫轩虽说忙于此事,却没有忘记林如海的忌日,第二日一早城门刚开,莫轩便策马出城去了黛玉的庄子。巧的是,除了迎春与云保州,因为避讳未曾过来,别的人竟都与昨日一般,一个不少一个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