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文人的世族不成,他们要保气节,就不能成为二臣。
比方,唐家要另投新主,就会被文人学士骂死。还有你说的士族。
你说,咱恬儿嫁过去,不但要守那些士族的规矩,还跟着婆家过的窝囊。”
何氏佩服道:“娘思虑深远,是我想窄了。”
是不能只想眼前,再厉害的宗族,总是躲不过兴衰起伏。
改朝换代会有新贵,老的贵族就成了跪族。
冯语馨呵呵一笑,道:“哼!那些士族最讨厌,就说伺候长辈吃饭的规矩,顶顶恶心人。
她吃着,让咱恬儿看着,她坐着,让咱恬儿站着,凭啥!
她当年也是媳妇,熬到现在成了婆母,瞧把她嘚瑟地!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反正我们恬儿嫁的人家,都得捧着我的孙女,不说咱吃着,让人看着,起码要平起平坐。”
何氏笑了起来,“娘说的是!”
花嬷嬷合掌笑道:“老太君活的通透,过日子舒心为要。
看起来花团锦簇的家里,不知藏着多少龌龊。不如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对!”冯语馨道:“门第都是虚的,皇帝一句话,九族都能灰飞烟灭。”
何氏听出母亲话里有话,小心的问,“娘有什么打算?”
“现在还说不好,为时过早。放心,我不会轻易下决定。”冯语馨道。
何氏明白了,母亲大概要暗中扶持一支义军,这个人选不用猜,一定是刘家。
现在是不好出手,毕竟刘家根基太浅,还没成了气候。
“娘,我去寻恬儿说说话。”何氏想去问问女儿,怎么才一天就定准了。
“去吧!”冯语馨摆摆手,脑子里想的却是刘兴贤。
都说刘兴贤不成气候,收集的情报里,刘兴贤甚至不在义军排号之内。
但真的不成气候吗?
出了山海关到长白山脚下,都是人家刘兴贤的地盘。
东北现在啥样她不知道,但现代是产粮大省,黑土地产出的大米才好吃呢!
山海关外的情况,中原知道的不多。
刘家在山海关内的地盘也不小。
不说京津冀全占了,京津加少半个冀总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