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绿树红花,飞瀑悬岩,且有一阵阵仙气氤氲的白雾在其间缓缓缭绕,我怔怔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张大嘴巴法合拢,这是。。。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会在这里?
青山之间,我看到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山村,说是宁静祥和,乃是其间的人和物,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瀑布下面顺势延伸出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蜿蜒曲折,如一条玉带将小山村包围在内,溪水旁,有一群光着小屁股的娃娃在水中嬉戏打闹,岸边也有几个妇女在木盆前捶打着衣服,看到这些人的服饰,我不免心里一惊!
要说现在还有穿大长衫的不稀奇,但是我还真没见过还有人将古时的衣服穿得这般古朴的,以至于我根本认不得那些妇女的衣服是什么样式,倒是有点像。。。有点像戏台上唱戏的所穿,而且这些妇女也都挽起发簪,这可是真有点闹着玩了,现在还有人兴这个吗?
放眼望去,青山下的山村分布得极为奇特有趣,一座座宅院头尾相顾地连接成一条盘踞在山下的龙形,也可以说整个村庄所形成的格局就是个大圆,不过山村的后方貌似还有一条小山道,蜿蜒曲折地延伸进入深山之中,我刚欲看个仔细,只见眼前的景色突然一变,瀑布溪水以及祥和的小山村都瞬间消失了,此刻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座装饰得极为气派的庙堂,但还未等我看清那庙堂上面悬挂的匾额时,周遭的光线突然变暗,一股股森冷的气息扑面打来!
气氛骤然变化,让我不觉有些诧异,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浓重的阴气呢?
突然,只见荒寂的山道上走来两个行色匆匆之人,看样貌皆是古人装束,那个男人明显是个书卷之气很浓的小书生,而他身边的妙龄女子,也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二人轻踏着庙堂前修缮得整洁宽敞的山道,一路来到庙堂门前。
“子君,此生此世,唯有君。。。”那妙龄女子含情脉脉地看向书生,话还未说完,便哽咽着扑进书生的怀里。
书生轻叹一声,双手缓缓抚摸着女子的玉肩,一脸认真地道:“慧兰,纵使天下没有我们容身之所,我也会对你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被称着慧兰的女子缓缓仰起头,二人静静地看着对方,几乎与此同时,二人皆深情款款地道:“只羡鸳鸯不羡仙!”
随后可想而知,二人又是如胶似漆的相拥在一起,许久后,书生缓缓抚摸着女子的肩膀,道:“慧兰,那件宝贝你带出来了么?”
慧兰女子微微看了看书生,当即有些羞涩地点头道:“嗯。。。这原本是娘亲为我准备的嫁妆呢,没成想。。。没成想。。。”
让我隐隐惊讶的是,书生在听到慧兰的话后,顿时一脸欣喜若狂地道:“!拿出来让我一观!”
慧兰忙从衣袖中取出一个暗红色的小锦盒,哪知书生一把将其夺下,我登时睁大眼睛,这变得也太了吧?刚才还海誓山盟的,这会儿怎么这般野蛮呢?那锦盒中也不知放着什么宝物呢。
在慧兰微微吃惊的注视下,书生慌忙打开锦盒,我立时一惊,如果我感觉不错,那自锦盒中瞬间散发出来的精纯灵气正预示着
此物绝非凡品,以至于那精白的光芒刺得我根本法看清此物是何模样。
不过很书生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只听他惊喜地拿起那个圆形的珠子模样的东西叫道:“果然是玉佛珠啊。。。看来传闻子和尚圆寂的时候曾遗留在人间一颗玉佛珠,可谓是价之宝啊!哈哈哈~~~”
“子君?子君?”慧兰有些惊恐地呼喊着书生,哪知书生一把将慧兰推到一边,并双眼发直地看着手中的珠子朗声笑道:“这个若是拿出去,卖个几百万两银子算是便宜的了,哈哈哈~~~到时再到大城镇寻找一位千金大小姐,成就一份美满姻缘,啧啧~~~”
“啊?”慧兰浑身一颤,顿时指着书生含泪道:“原来。。。原来你严子君对我百般示爱,竟是为了。。。竟是为了这颗玉佛珠?!”
说完最后一句话,慧兰整个身子颤颤巍巍地退后两步,但马上又冲上前抓住书生严子君的手臂急道:“子君,你难道,难道就不念一丝情谊?我,我已经将所有都交给了你,而你。。。”
“滚开!”严子君一把甩开慧兰,然后整了整衣衫,冷哼一声道:“都说了你已经将一切都给了我,那我还要你有何用呢?哼!”
我怔怔地看着那颗玉佛珠,子和尚。。。子和尚。。。我猛地惊醒,难道这个严子君所说的子和尚,就是以前师父提到过的那个子和尚?
师父说过,茅山派虽然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但是传承正宗道法的门户已然逐渐凋零,而相继萌生的别派分支却是日渐增多,说到这个子和尚,就要说一下茅山派的发源历史,我师父属于茅山密宗一支,而谷潭则是显宗一分支,但显宗和密宗皆由上清派传承下来,这也是最具考证价值的说法。
但在民间却非如此认为,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种便是可厚非的,我们上清派传承下来的正宗一脉,第二种说法,乃是茆山李老君传下来的一个派别,而第三种说法就不具考证,乃白莲教演化出来的民间法派,第四种说法,便是前面所说的子和尚传下来的一派。
其他先不说,要说也奇怪,为什么茅山还有个和尚开派的说法呢?究其原因,这位和尚乃是从一个漂浮来的蛋中所生,天生神异过人,师从云梦山的“袁公”学习《如意册》中的法术,袁公其实是一只白猿,他看守了天宫的秘籍《如意册》,此书通篇讲的都是神异变化之法,泄尽天地之密,亦是天地至宝,仙府洞天之中所密藏,对普通的修道者来说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此法十分简单,易学易会。
袁公把这书中的内容传给了子和尚,为表明心迹,子和尚学会之后便将《如意册》当着猿公的面烧掉,于是,子和尚就怀着一身的本领下山开派,后世凡有讲神异变化、飞天遁地一类法术的便多数是出自此茅山了,但是这个门派究竟怎么会叫茅山的,就连师父那会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师父倒是肯定这个子和尚的说法有点根据,因为曾经在世间的确出现过《如意册》手抄本的传闻,既然有传闻,自然不会是空穴来风了,只可惜那样的天地至宝,一般的修道之人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