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举国庆,合家甜蜜蜜,这是多么幸福、美满的节奏。
“父皇,我们行酒令如何?”六公主俏皮的眼睫毛一根根地在眼前竖着,她自己不怎么爱喝酒,但颇爱行酒令,所以为了活跃场内的气氛,让晌午放生的阴影驱散些,便撒娇似的在大周皇帝李治的胳膊肘边蹭。
“六儿,几个姐妹中就数你鬼灵精,你是不是早想好了令词难为我们这些人?”皇后声音缓慢,却是包含着几分温柔,几分宠溺。
“我们齐悦可是大周的才女,有身为一国之母,当然不会输给一个小鬼灵精。”皇上伸手在六公主的头上打了个蹦,六公主做出吃痛的样子,懊悔地离开,惹得众人又是一阵艳羡。
齐悦是皇后的闺名,皇上在此称呼皇后的小名,而皇后笑颜融融一点也米有违和感,可见往日之情深。
众人见皇上和皇后兴味盎然,当然义不容辞地准备行酒令。
最后人们一致认为皇后最适合当令官,皇上和皇后相视一笑,算是默许了这令官之职。
皇上和皇后伉俪情深,众人遂对大周皇帝三千佳丽却从没有任何嫔妃参加过盛大宴席的举措,身为感动。皇后自始至终看着九皇子的眼神都是温柔的,连带整个御花园也似乎笼罩了一些绵柔气息。
“好,这个提议不错,和这个佳节极为应景。你看那些桂花都已经争相开放,我们就夜赏桂花行酒令,皇后你看可好?”李治眼睛朝皇后身上眯了眯,静待她的回答。
“当然甚好,这距离未时三刻还有半个时辰我们找些乐子总比干坐着吃喝强。”皇后暗黄色的凤袍在夜色中敛去了刺眼的金黄,却也别有一番闪亮。
“今日这御花园花海翻滚,水声潺潺,月色皎洁,气温适宜,我有了一个酒令了:要一种花落地无声,接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系的古人,这古人又须引出另一个古人,前古人问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唐诗作答。而且这令要求前后串连,不许硬凑,若是到了谁那里猜不出来,就罚酒三杯如何?”
众人听皇后之言已经在思索令词的空间,六公主则按耐不住心里的兴味,大声叫好,无比真诚地赞叹道:“母亲出的令真是通今博古,生生难为了我们。”
嘴上虽是谦虚着,可她话毕眉头轻皱,看着满园的花香,在众人身边行了两步,又看向那白色的牡丹花,忽然拍了桌子言令道:“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雪是白色的)。白起问廉颇(两人同是战国时的武将):为何不养鹅(鹅又是白色)?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好,好题目,好令词,当真是要爱酒着心痒难忍,”皇上拍着手,眼角眉梢难的慈爱地看着六公主,接令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城子是笔的别称)。管仲问鲍叔(同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大夫):如何不种竹(竹是制笔管的)?鲍叔曰:只须三两根,清风自然足。”
皇上言毕,众人皆拍手叫好,赵丞相当然也不吝啬各种赞美之词渲染皇上的才华。
直到皇上的目光扫过众人,在太子的身上落下。
太子站起来,一副低眉顺眼的姿势向大家歉让应令词:“蛀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虫蛀的地方必有孔)。孔子问颜回(两人是师徒),因何不种梅(梅花有色,和“颜”相接)?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支开。”
大家在静待太子行酒令的同时也为他捏把汗,但见他思索一刻,言出词来,遂叹口气。
九皇子看着皇上听太子行令时的表情也敷衍道:“大哥这些日子越大进益了,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味道。”
“哪里,不过是助父皇母后一笑罢了。”太子面色如常,鼻尖却是汗珠淫淫。
皇上准备去夹菜的筷子一滞,抬起头菜到嘴里的刹那间便已恢复威仪。
“真是极好的,大哥你就不要谦虚了,三弟实在是想不出这样绝妙的酒令,我自甘罚杯。”三皇子轻轻指着身边的宫女道,“去给本皇子拿个大些的酒盏来,本皇子要痛快地饮上三杯!”
“三哥真是性情中人,九弟我才疏学浅,也对不出令词,干脆拿六个杯子上来,本皇子今日高兴,要不醉不归!”
到了赵丞相那里,他不能向三皇子和九皇子那样敷衍皇上和众人,毕竟自己的身份在哪里摆着,如果连个酒令都对不出来,那他这个丞相是不是早该回家卖红薯了。他埋头思索片刻,终于想到了既不比皇上的令词深,也说的过去的令词出来,倒也为刚才三皇子和九皇子齐齐喝酒引起的冷场要润色几分。
轮到呼延太子了,呼延太子想到今日在护城河发生的事,遂以护城河边的荷花为主题做了个应事的令词。
李慕方忽略过七公主和八公主留恋在他身上的炽热眼眸,举起眼前的杯子,喝了三杯,“慕方觉得这胭脂醉极为难得还是要喂肚子里的酒虫。
被冠以才华绝天下的世子李慕方没有行酒令,很多人都露出了失望之色,倒是六公主举起酒杯:“我也干一杯,刚才说话多了,真的有些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