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姓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过来做生意的商人,剩余的便是给这些商人做工的普通百姓。
这些普通百姓的工资也很高,是大明境内的两到三倍。
也有一些说着粗糙汉语的倭国百姓,但这样的人并不多。
因为语言不通,加上他们能力也差点,所以大部分的倭国百姓在城外从事着重体力劳动,比如种地又比如开矿。
那些汉语说的好的倭国百姓,处境相对来说能好一些。
这是一个缩小版的大秦之城,倭系风格的建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孔庙遍地都是,汉家文化无孔不入。
秦风四起,汉音嘹亮。
城镇的街道上售卖着从大秦境内过来的种种货物,所使用的钱也是大秦银行发行的银币或者铜钱。
走过繁华的街道,便来到了最中心位置,这里便是如今赵大顶的驻地。
一个圆形的军营出现在李定国的面前,城墙没有多么高,城墙也不厚,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寨子。
强大的防御并不来自于城高池深,有着先进的武器加持,再加上忠诚的思想,建造一座高大且又稳固的城池,对于赵大顶没有什么必要。
李定国在赵大鼎的带领下,熟悉了营地的各个部分,暮色将近,驻地为他们摆上了几桌接风宴。
这里灯火通明,言笑晏晏。
然而在江户的德川家光,却心急如焚。
如今的大半个倭国已经被赵大顶拿下,德川家光的势力范围也在急剧缩小。
现在的他,除了江户以及江户东边的那些地方之外,几乎在西边那里的势力全部丢失。
对于德川家光来说,如果自己再也不能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灭亡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还不死心,让手下的武士开始大肆征召国内的农民,组建了一支支农民军。
这些农民军每日的花销很大,光是每天吃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供应这些农民军,德川家光不惜对麾下的富商下手。
这一举措引来了无数商人的反抗。
这让德川家光起了杀心。
刚开始时还顾及脸面,到最后什么都不顾,为了得到钱为了得到粮食,他已经杀红了眼。
在暴力与强手段之下,德川幕府上上下下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云,所有人都在担忧自己的处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现在的德川幕府就是如此。
很多武士或者破产农民加入了叛逃的队伍中,朝着西边而去。
对于他们来说,家国哪里有活下去重要?
在德川幕府手中活不下去,那就去别的地方。
在江户城西边,大约两百七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名古屋城的城池。
名古屋曾是尾张德川的城下町,历史上是有名的工业重城。
当年发动战争时,这里贡献了相当一部分武器装备。
由于它是倭国中部地方的商业、工业、教育和交通中心,且位于东京和京都之间,所以又被称作“中京”。
1610年,德川家族第一位将军德川家康在此建立巨大城堡,后发展成为东海地方最大城市。
这里是德川幕府的重中之重,几乎可以说是龙兴之地。
就这么重要的地方,如今却已经被赵大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