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湖西抗战烈士陵园 > 第十节 水警才是封湖的根儿(第2页)

第十节 水警才是封湖的根儿(第2页)

不觉间,时间已近中午,各个船舱里的鲜藕越来越多,赵老大的小船已经装了大半仓。

这是他和刘湘天共同采的。

“刘公安,快看!”赵老大向刘湘天喊。

两个人停下打莲,向南眺望。

远处,一条逐浪徘徊的小船,桅杆的顶端,挂起了一件男人穿的褂子。

这高挂的褂子,周遭三十里的渔民都看见,认的,那是有鱼要卖的招呼,叫“物子”。

祖上传下来,平日里,微山湖渔民的贸易形式有两种:一种在湖岸上;一种在湖里。

渔民鱼打满仓,或者太阳要落湖时,因为微山湖湖大船稀,再有苇草遮挡,吆喝是不行的,历史上就约称:湖里卖鱼的渔民,在桅杆上挑一件衣物,远处收鱼的鱼贩子,就摇船靠来,进行贸易买卖。

湖里的人,不管买的还是卖的,都是实诚义气,哪用得秤砣算盘?看看船舱,估估斤两,说说价格,就一方拿钱装鱼,一方接钱成交。

这样,就有了渔船,成年累月的漂在湖里不上岸。

但是,今天的“物子”,不是收鱼的招呼,而是放哨的民警,放出的伪水警来了的信号。

“来了来了!”周围的渔民喊。

伪水警,马上要成为掐头的虾。

蔚蓝色的水天交界处,先是鼓出一个黄豆粒大的白点,那白点就象点了激素的豆芽,迎着风疯长,转眼功夫儿,长出了原形,是一条叫“撞山倒”的三帆船。

这种船,三舱,齐头,二层高,中间是一根主帆,两侧各一根小帆,三帆各有角度,能够借用各个方向的来风,速度高,船体大,小船杂物遇上它,不是撞翻,就是压倒水里,被湖里人称为“撞山倒”。

这条“撞山倒”,本来是济宁粮行的运粮船,抗战开始,被日本人抢了去,当作湖里的巡逻船。

赵老大一声口哨,在莲池打莲的小船立即启动,向苇荡里划去。

正在崴藕的公安民警,把崴出的白藕扔进船舱,摘一个莲叶插在枪口上,把长枪伪装好了后,嘴含根打通了关节的芦苇,隐进湖水里面去。

“撞山倒”眼看到了眼近前。

船头,水警大队长秦夏振,敞着怀儿,歪歪斜斜地站着。身后,一个斜背着盒子枪的通讯兵,给他打着阳伞,两侧干堂上,站满了平端着长枪的伪军。

船舱里,新打的苦江草、莲叶、莲蓬堆冒了尖,无疑,这是一路抢来的。

莲池的外围,四五条小船仍游荡在水面,十多条汉子埋头在崴藕、打莲,像是没看见到来的“撞山倒”和船上的伪军,只把油亮的脊梁对着太阳光。

秦夏振先看的是小船。小船的船舱里,已经装满了绿和白。绿的是莲叶、莲蓬;白的是脆藕,胖嘟嘟的,直惹人眼馋。

他把嘴一咧,笑了,向两侧的伪军一拨楞脑袋,伪军们浑身一震,长枪下肩,对准湖里的汉子。

“哎,泖子们听着,崴藕违法,快快停下!”伪军们鸭一样扯着脖子高喊。

“别理他,咱继续打咱的莲。”刘湘天低声命令,人们继续低着头干活,“等靠近了再办。”

“哎,那不是赵老大吗?怎么?你竟敢违令下湖,不想活了?!” 秦夏振看见了赵老大。

赵老大象是才发现有船到来,站起身子,眯着眼,看了一会儿,仿佛这才认出来,“呦,这不是秦队长嘛?您金贵的身子,咋出山啦?”说完,没事似的,又弯下腰去,片刻功夫,递上来一节白藕,双手搓着洗洗,扔进船舱。

其他的人,干脆,连头也没抬。

这秦夏振,渔民没有不认得的,先前是一个远近有名的渔霸,在岸上开渔行,典型的“雁过拔毛,鱼过刮鳞”,收鲜鱼用石砣大秤,撒手定砣,百斤鱼经他过手,只剩下四五十斤。

龟孙子还一个坏毛病,一边收鱼,一边还嘴里念道着,“七斤鱼,八斤篮,还得找我一斤的钱”。

卖鱼的渔民,如果嫌价钱太低,那就会招顿暴打,倒了血霉。

外面的鱼贩子,到这里收鱼来,都被他撵得远远的。

前几年,这家伙,见在日本人的世道里,光有钱,没有势,照受人欺负,于是花钱贿赂了四老虎,四老虎给了他一个水警大队长的官儿,领一帮子水匪手下,专管一方湖上的治安。

这家伙得了行市,欺压起老百姓来,更是筋道。

“你们他娘的耳朵里全塞驴毛啦?听见没有?不准打莲割草!”

秦夏振受了奚落,气急败坏,跺着脚喊。

没有一个人理他的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