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这附近地形平坦,无险可守,若是留下来坚决抵抗,或许还能上下一心,挡住敌军的进攻,等到援军抵达后再做反击,就能扭转战局。
但若是撤退的话,那么原本就因为后军遭到突袭而有些军心不稳的中军将士们更加惶恐不安,那时候再被敌军追兵一突袭,撤退就很可能变成溃退,进而引发整个吴军的奔溃。
所以在那时吴军是退不得的,必须要战,此时的情况也是一样。
对朱虔佑交代了几句后,杨渥接着又派遣信使回平阴,催促李简迅速率军来支援。
相比下午时发出的命令,这一次杨渥的命令就要严厉多了,甚至明确要求明天中午之前李简必须率领援军到达战场,且援军的兵力不能少于两万大军。
没办法,战局发展比他想的更加严峻,根本没足够时间让李简慢慢集结军队。
等到这一切都做完后,杨渥又将主要军官召集起来,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以鼓舞士气,坚定战心。
最后他还不忘宣布:“凡是与晋军作战阵亡的将士,其家人都将获得一百贯的抚恤;若是受伤的将士,轻伤每人抚恤五十贯,重伤的抚恤两百贯。”
此外,对于斩杀敌军的有功将士,杨渥也立下了丰厚的奖励标准。
可以说为了此战,杨渥下了血本,用尽了一切手段。
当然,若是真能挡住敌军的进攻,进而为击败敌军创造机会的话,那么花费再大的代价也都是值得的。
等到一切都处理完后,夜色也比较浓了。
今晚乃是残月当空,惨淡的月光照着地面,莫名的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晋军和吴军双方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尤其是晋军一方,他们今天连续急行军赶路,又接连发动大战,此时早已疲惫,也就是晋军这次渡河的基本都是精锐将士,否则别说维持高昂的士气和斗志了,光是疲惫就能让他们累趴了。
时间流逝,快接近子时的时候,晋军大营终于有了动静,大批士卒打着火把出营地列阵,显然新的进攻即将开始。
而一直都在盯着对方一举一动的吴军也立刻得到消息,开始为大战做准备。
晋军似乎并不打算掩饰他们的进攻意图,他们列好阵后便打着火把缓缓向前推进,目标直指吴军防线。
激烈的战鼓声从黑夜中传来,响彻整个战场,让人听了顿时战意盎然。
正如杨渥所预料的那样,晋军这一次进攻完全是奔着拼命来的。
战斗刚刚开始,作为先锋的赵在礼便率领四千银枪效节军率先朝着吴军右翼发起猛烈进攻。
吴军的右翼乃是由老将李章负责指挥,这里地形相对开阔,其后面便是一条小河,河水虽然不深,但此时乃是深冬,刺骨的寒水足以打消任何泅水渡河的企图。
所以吴军不必考虑身后的安全,只要全力应对前方的敌军就行。
然而即便是后路无忧,只需要专注于前方战事,但晋军的进攻还是给吴军带来了极大压力。
虽说是夜战,双方军队的指挥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晋军一方的进攻还是显得进退有度,仿佛有只无形的大手在指挥大军一般。
这些并不是得益于赵在礼的指挥,而是凭借的银枪效节军自身的素养。
作为杨师厚亲自挑选出来的亲军,这支军队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士卒的勇武上,更重要的是其各层军官的素质都非常优秀,即便身为统帅的赵在礼无法对各部进行有效指挥,但各层军官却很好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比之下,吴军一方虽然也算难得的精锐,但与银枪效节军相比却还差了一点,整个激战的过程中反而显得有些混乱。
好在,杨渥之前下达的赏赐和抚恤命令此时起到了作用,将士们一个个都在奋勇作战,虽然不断有士卒倒下,虽然整个战事落在下风,但他们真的做到了寸步不退,死死将晋军挡住。
相比之下,中线的战事反而更加残酷,也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