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服部留名是否愿意,他都首先得守住丹东。
如果丹东失守,不仅仅是东港与庄河的美日韩军队被全面包围,朝鲜半岛受到威胁,整条战线都得崩溃。
当然,还得考虑驻扎在东港与庄河的韩军。
那十多万韩军早就没了战心,如果连回国的道路都被切断了,别说作战,不阵前哗变就是好的了。
事实上,韩军本来就对由日军将领指挥作战非常不满。
只要有一点点异常情况,就有可能导致日韩两军内斗。
很明显,就算放弃庄河,服部留名都得守住丹东。
因为东港遭到围攻,所以美日联军无法向丹东增兵。即便东港没有遭到围攻,美日联军也无法向丹东增兵,因为服部留名手里没有可以增派的部队。
没有地面部队,就只能加强空中支援。
如此一来,二十六日白天,美日韩联军的空中力量主要在丹东方向上活动,飞往庄河的战机并不多。
此消彼涨,到了二十六日下午,当中**队在庄河方向上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服部留名的处境就变得非常艰难了。
地面部队没有,空中支援也没有,就只能尽量利用手里的兵力。
也就是说,服部留名要想守住庄河,就得充分调动作战部队,合理分配作战力量,从而增大了指挥强度。
因为参加过台海战争,指挥过第七师与第十师,所以服部留名的战术指挥能力并不差。
问题是,只要是指挥部队作战,就得下达命令。当命令多到无法通过临时搭建的有线电话下达,无人飞机的中转频道也被全部占用的时候,就得使用无线电台,通过战术数据链把指令下达给前线作战部队。
这下,服部留名想藏都藏不住。
傍晚的时候,叶振邦就从电子部队获得消息,侦测到了一个集中信号源。
很快,电子战军官就通过前线部队反馈回来的信息确认那个信号源就是美日联军的前线指挥部。
确认方法也很简单,在那个信号源发出无线电信号之后,就会有在前线作战的美日军队回应,随后就会展开战术行动。
那不是前线指挥部才怪!
因为三天的期限就快到了,所以罗耀武没再等待,让叶振邦联系了詹伯雄与石磊磊。
接下来,只能等待。
虽然罗耀武很想知道前线的情况,但是他也知道,两支独立行动的特种部队不会在战斗结束之前发回消息。
当然,罗耀武的心情可想而知。
打这一仗,他完全没有按照套路来,甚至没有想过要消灭多少敌人。他只一个目的,那就是干掉服部留名。
只有这样,他才能证明自己的忠诚,让那些想对付他的人闭上嘴。
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跟他到第十五集团军司令部指挥作战行动参谋。
这些参谋都是罗耀武的心腹,不然也没资格跟过来。虽然罗耀武一直表现得很平静,也没有为难那些督察,但是参谋都知道,如果打不好这一仗,罗耀武将成为第二个陈必时,回去后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没有罗耀武的东北战场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敢想。
虽然东北战场上的胜利不能完全归功于罗耀武,但是没有罗耀武,中**队就不可能在东北战场上三战三捷,硬挺了几个月,也没让敌人深入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