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诸侯伐陈,也是最有可能击败陈文昭的机会,若是不能成功,则大事去矣,还望主公三思。”
听到这里,孙权才冷静了下来。
眼见孙权面色稍缓,陆逊再次劝道:“想那曹孟德,族弟夏侯渊也在此战之中被杀,齐王也未曾说过什么。”
“主公气度远远超过曹孟德,大局观也不比曹孟德差,又岂能因为这件事情,而前去质问诸葛亮?”
陆逊的话,多少有些抬高孙权的意味,只不过孙权却非常喜欢听。
可是,诸葛亮现在乃是四国统帅,假如孙权现在跑去讨要说法,定会打击诸葛亮的威信,也会在联军之中埋下不合的种子。
一旦联军不能齐心协力,早晚都会被关中军所破。
孙权皱眉思索半晌,想通了里面的利害关系,才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守门的士卒走了进来,向着孙权说道:“启禀主公,诸葛先生前来拜访。”
孙权与陆逊对视一眼,道:“请诸葛先生进来。”
诸葛亮脚步显得有些急促,刚刚进门就趋步上前,深深向孙权施了一礼。
“前番让周泰、蒋钦二位将军奇袭函谷关,以致两位将军遇难,一万东吴水军生死不知,亮深感愧疚!”
说到这里,诸葛亮满脸羞愧之色。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诸葛亮也是脸色大变,知道若是不能安抚住孙权,必定会发生内乱。
无奈之下,诸葛亮甚至来不及与他人交流,就急匆匆前来面见孙权。
孙权看到诸葛亮的样子,深深吸了一口气,上前扶住诸葛亮双臂,说道:“先生谋划并无过错,只能说是天意弄人。”
“先生但请放心,东吴儿郎之死,这种仇恨必将记在陈文昭身上,孤绝不会因此为难先生。”
“只要孤还在一日,先生就会是吴军的统帅!”
诸葛亮听到这里,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继而心中也闪过了一道疑虑。
依照他对孙权的了解,孙权肯定会找自己讨要说法才对啊,却是想不明白,为何这么好说话。
眼神在营帐之内微微巡视了一下,看到掉落在地上的杯子,以及洒得满地都是的茶水,诸葛亮当即心中一紧。
当他看到站立一旁,脸色不变的陆逊之后,这才稍微舒展了一下眉头。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再拜说道:“吴王能够有此胸襟,真是令人佩服,两位将军以及东吴士卒的仇恨,我等自然不会忘记。”
“然而,奇袭函谷关之计失败,我等还需另寻良策才对。”
联军上层再次汇聚在一起,听到东吴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都是脸色大变。
诸葛亮有些沉重的说道:“水淹虎牢关这条计策被完美实施,我等却在函谷关遭此大败。”
“未能攻下函谷关,当初制定的战略的目标,也就没有办法达到。”
“诸位对于之后战略,可有什么高见?”
众人没有第一时间讨论后续战略,反而将目光放在了孙权身上,想要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孙权当即上前一步,说道:“此次再度折损东吴两员上将,一万儿郎永远回不来了。”
“我们东吴与关中的仇恨越发浓烈,定要支持诸葛统帅,直到将陈文昭覆灭方可罢休!”
孙权这么一番话,也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