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龙旗下的臣民 > 节四十七 师徒汉奸下(第1页)

节四十七 师徒汉奸下(第1页)

夕阳已经沉落,西边那一片金红的晚霞余辉已消失的一分不见,碧澄澄的天上新月皎洁,将水银似的月光柔和地洒落在驿道上。

李鸿章与任令羽一前一后,脚步橐橐地沿着驿路缓缓向前,而张佩纶则带着几名背挎长枪的盛军兵士远远的堕在后头,尾随在二人身后以行护卫之责。

李鸿章是真的老了!任令羽默默注视着自己眼前已经略显佝偻的身影,在心里悠悠一叹!――从同治十三年上《筹议海防折》至今已有十七年,凡变科举、兴洋学、开矿山等变革之举都是有力不得施,而只能在练兵、简器这干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可就连这些都是掣肘重重不得全力施展……

即便没有岁月如刀,单单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颓唐际遇,就足以催人老了!

“治明……”,走在前面的李鸿章突然停下了脚步。

任令羽一愣,旋即向前迈出一步,垂手恭立道:“老师!”

“你心乱了!”,李鸿章再开口便是定论,他转过身来望着任令羽,月光映朝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嘴角眼睑处细密的鱼鳞纹,虽老人的精神看去还算健旺,举手投足间却已老相尽显,只浓眉下一双瞳仁仍是炯炯有神,显得深不可测。

恭立在他面前的任令羽心下一凛,这几日因peri的缘故,他的心绪的确是略乱了些,虽已着力掩饰,但却没料想还是被李鸿章一丝不漏的收入了眼底。

“回老师的话,学生近日是有些心神不宁……”,任令羽努力斟酌着词句,但一时间竟然觉得词穷,只嗫嚅着却已不知如何继续。

“好了好了……”,李鸿章见他如此为难,也不由得一哂,竟伸手拍了拍任令羽的肩:“少年心性,本就比我这样的老朽多了几分牵挂,不过……”,李鸿章脸上的神情一瞬间已转为庄重,“你太老师曾文正公曾有言,欲兴大事业,这‘修身’二字便是首要,今日为师便也把这话转赠给你了。”

“是!”,任令羽亦是极为郑重地回答道:“老师教诲,学生定当凛遵!”

“嗯”,李鸿章点了点头,他看了看满前严肃的任令羽,突地一笑,说道:“……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任令羽脸上的神色一瞬间变得精彩异常,他竭尽全力的控制着脸上的表情肌,努力把脸上的神情向“震惊”的方向靠拢!

“老师看过学生的《少年中国说》?!”,任令羽抢先道――捉贼拿赃,既然人家都在你面前展示赃物了,那还不赶紧反咬一口?

“嗯”,李鸿章微微颔首,“……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好一句‘故常敢破格’!”,李鸿章轻轻抬手微一击掌,赞叹道:“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能把变法中之如何‘得人’一语道破的,还是你任治明!”

“学生不敢!”,任令羽此时的诚惶诚恐与惭愧可是罕见的发自内心,“学生不过是少年人聊发狂言而已!又怎比得上老师及张靖达,刘省三等诸位前辈之身体力行,敢为天下先?”

~~~~~~~~~~~~~~~~~~~~~

在贯穿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整个“同光中兴”中,李鸿章及其所创建的淮系官僚集团都是走在时代最尖端的一群人!

李中堂本人的睿智与远见自不必多说,单单是这“外需和戎,内图变法!”的8字国策,就足以使他远超同济――即便是到了任令羽所来的那个时代,中国所能选择的国策不也还是与之仿佛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更何况李中堂的变法主张乃是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所提出,莫说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要瞠乎其后,那个自诩为“圣人”的康南海的变法主张的提出也还要晚上十余年……

尤为可笑的是,康有为还曾声称翁同?乃是“中国维新第一导师”,这也当真有趣,翁师傅一生行事,唯有败事有余4字可以形容,此獠在康有为口中竟可为“维新导师”,也当真是贻笑百年!不过考虑到翁师傅和康圣人在功名心热与寡廉鲜耻上的一脉相承,康某能做此等言行倒也是意料中事!

难能可贵的是,淮系之中,非只李鸿章一人能有“今日所急,惟在力破成见,以求实际而已!”的睿智明断及全力推动洋务事业的戮力前行,其余如刘铭传、张树声这前后两位淮系二号人物,亦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力推动国家变革――刘铭传早年即上书中央建言应修铁路、开矿山以推进洋务事业,受命出任首任台湾巡抚后更是在台湾岛内巩固海防、兴建铁路、广设电线、发展商务、抚番垦荒,建设新式企业,使台省之近代化成都几为海内之冠!

而曾在李鸿章因母丧丁忧守制期间署理直督,并以雷霆手段平定朝鲜“壬午之变”的张树声在1884年病逝广州时,亦曾在其上给清廷的遗折中,发出了:“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戍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噘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驭?”的质问和“圣人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的谏言!

历史从来都是公平的,它在给予日本以发动“明治维新”的大久保利通等一代精英的同时,亦给与了中国以李鸿章为首的这一代在视野与行动上超越了时代的人杰。

但幸运女神却又异常冷酷无情的抛弃了中国,和同时期的日本那一代政治家们相比,李鸿章等人所能施展的舞台实在是太窄太小了……

~~~~~~~~~~~~~~~~~~~~~

“敢为天下先?”,李鸿章突然颇为自失的一笑,“怕就是即便你走在天下先,却亦动不得那中枢诸公分毫!”

“学生以为,天下的事情,不过事在人为罢了!”,一旁的任令羽不卑不亢的道,他望着李鸿章,试探着问道:“不知老师是否还记得当年是如何带淮军入沪的?”

李鸿章的一双眼立时咪了起来――同治元年,因为那位“九帅”曾国荃执意要取破金陵的头功,拒不接受其兄曾国藩要他率兵救援被太平军围困的上海的命令,他李鸿章才得以奉师命回乡组建“淮军”援沪。而当淮军方一成军,便立即分7批乘坐上海士绅花18万两白银租来的英国轮船,经由太平军严密设防的南京防线,沿长江在一路直抵上海!

而当搭载淮军的船队经过南京江面时,驻守在两岸堡垒上的太平军将士个个剑拔弩张,他们清楚看到轮船上的淮军,只因为有外国轮船这张“虎皮”掩护而不敢开枪,9000淮军这才得以安然抵沪……

洋人的虎皮……

“治明的意思是?”,李鸿章看着面前这个脸上尤有青涩之气的弟子,若有所思地问道。

“老师亦曾说过,今日中国之情势,欲求振作,惟‘外须和戎,内须变法!’8字!”,任令羽目光幽幽的继续道:“而学生以为,以朝廷内之掣肘重重,单凭我北洋之力,欲行变法,其难不啻于登天,而既然堤内有损,何不堤外补之?”

“如何补之?”,李鸿章容色不动的追问道。

“学生久居海外……”,任令羽的一双眼里放射着幽幽的光,“于西洋之情势略有所知,今日之西洋,便如我中华之春秋,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且各大强国均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广行纵横之策也……”

“老师国学深厚,自然一定知道春秋时晋楚相争时,楚之亡臣巫臣所为晋国献上的‘联吴制楚’之策!”,任令羽的声音猛地低沉了下去:“学生以为,以今日大清之国力,自居晋楚可谓自蹈死路,而甘为吴国,方才是自全自强之道!”

“后生!”,李鸿章轻喝一声,仅那“联吴制楚”四字,他就已明白了任令羽心中究竟做的是何种打算。

他看着任令羽,突然笑了笑,说道:“老夫昔年不过是小小的说了那么句‘可改科举’,就立时成了以夷变夏的汉奸,可若当真用你这挟洋自重之策,那恐怕这个汉奸名头,你也是逃不掉的哦。”

“那又如何?”,任令羽冷冷一笑,道:“这汉奸老师做得,难道学生就做不得?若当真能使国家变法图强,学生便做了这汉奸,又当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