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郡守府内,督瓒正和蔡邕等人议事,忽然听到门外一阵喧哗声,连忙走出去一看,顿时就呆住了。
只见郡守府大门外,一名身高将近8尺的男子吸引了周围人群的所有目光,身穿乌金狻猊铠,手持天龙破城戟,腰间别着灵宝神弓,胯下一头巨大威猛的白虎。其双目如电,面如冷霜,任何人看了,心中都会忍不住生出一丝惧意。
而在其身后,却是吕布、高顺、童飞、典韦4人,再之后,是曹性、魏越、成廉、赵璇、陈靖5人,再之后,却是86名李家徒附。总共95名披甲戴盔的勇士骑在马上,虽然静止不动,但一股一往无前的气概却隐隐传了出来。
“好!好!好啊!子康!想不到你的这些徒附武装起来竟然有这等威势……”督瓒见状喜得有些难以自己了,就算他不是什么名将,但也一眼看出了李义身后这些人的不凡。吕布等早已经名声在外之人不提,单单那86人无名徒附,在督瓒看来在其麾下当个什么屯长、军候之类的,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蔡邕等人也均被李义以及其徒附的英姿所震撼,久久无法言语。他们尚且如此,更别说张声以及其他人了。那些本来还有些微词的人,在看到面前这一画面后,所有的不满瞬间就消失了。
虽然说打仗比的终究还是杀人的功夫,但最少挑遍整个五原郡,也没有那支部队仅凭披甲戴盔持枪上马往那一站,就能够有这般威势。
听到督瓒的话,李义翻身下虎……快步走到督瓒面前笑道,“府君过誉了,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其他将兵们如果换上这身,也一样是英姿飒爽。”
说起来,对于督瓒的大方李义却还是低估了,本来他只准备给吕布等武勇出众之人准备整套盔甲,其余人直接用个竹甲、皮革甲甚至厚木甲也就可以了,可从来不敢想所有人都来一套,但督瓒就给了,货真价实的两当铠,骑兵专用盔甲。
“哈哈,子康莫要再说这些话,不然其他人的面子可就抹不开了~”督瓒大笑道。今天在得知鲜卑人南下的消息后,恐怕督瓒还是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
嗯……说起来,李义麾下这95人真的让督瓒如此有信心吗?显然不可能,就算再加个零也没什么用。但问题是,如此威武雄壮的一支骑兵屯,先不说战争时的表现如何,单单那股气势,在如今这士气颇为低迷的九原城内,可是作用非常大的。而且督瓒隐隐觉得,李义将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人。
这种想法很荒谬,因为就算李义武比项籍,面对4万胡骑又能如何?可偏偏,他就忍不住这么想。或许是因为他本身对于这场战争早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只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他最看好的后辈身上?
数天之后,朝廷和并州刺史张懿乃至其他诸郡的援军一个都没看到,倒是4万胡骑已经进入了五原郡,随后也不分兵,径直就像九原县杀来。
“哼!这群胡人显然早已经知晓五原的守军情况,所以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督瓒冷哼着说道。不过这也怪不了任何人,毕竟胡人年年南下,对于五原郡,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广正,此时抱怨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还是考虑下怎么打吧……”蔡邕闻言无奈的说道。
只是话音落地了半天,却也没有人应声,2000多人比对4万,怎么打?能怎么打?除了守城之外又能如何?
只是就在这时,李义开口了,“府君,属下觉得可以在此地埋伏……”李义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指了指。众人顺着李义所指看去,却是距离九原县数里地的一处树林。
“夜袭?”督瓒和蔡邕等人第一时间明白了李义的意思,好吧,除了这个可能之外,他们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嗯,不过恐怕需要府君率众守上3天的时间……”李义闻言沉声解释着自己的计划。此时在这里都是在九原县或者五原郡任职十数年以上的老人,李义倒也不担心会泄露。
只是在听完李义的计划后,督瓒却直接翻脸呵斥道,“胡闹!子康啊子康,你难道是糊涂了?你麾下徒附不过95人,就算找机会夜袭,难道凭借你们这96人就能够踏平胡人的大营?!”
“是啊子康,你这计划太乱来了,就算要埋伏,可以带多点部队去啊。还不到百人?不可能的!”蔡邕也摇头苦笑道。
如果这番话是别人说的,督瓒和蔡邕理都不会理,你自己要带麾下徒附去送死?其实是想趁机逃跑吧!
但说这番话的是李义,他们却是没有怀疑李义的动机。毕竟如果李义真的惧怕鲜卑人,完全可以在之前就进入童子科,何必在五原郡当个小小的主簿?只是……不到百人就想偷袭4万大军?就算那4万胡人真的睡得和死猪一般,等到他们醒来时你那不到百人的部队又能杀多少人?
炸营?城内守军配合掩杀?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但不管是督瓒还是蔡邕或者其他人,都不觉得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有什么操作的可能性。
“子康啊,瓒知道你急着想要退敌,但战争可不是儿戏,你计划一旦失败,绝对是十死无生,就算成功了,待敌人回过神来,还是十死无生啊!”督瓒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府君,义已经下定决心!而且在义看来,3天之内,义必定会找到机会突进敌军大营。届时只需要大人您稍加配合,定然可以大获全胜!”李义恭声说道,语气无比的坚定。
“这……唉!!”督瓒闻言,又看了看李义那坚定的眼神,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而蔡邕见状,刚开口准备说些什么,李义却又再次说道,“伯喈公莫要再劝,而且义已经和琰妹做了约定,一定会胜利归来的!”
“这……”蔡邕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劝说的话吞进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