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风华正茂的小郎君出现在胭脂铺,总是引人注目的。
况且,他们还旁若无人地高声玩笑。
韩氏认得他们,正是上回见过的小衙内。
她扫了一眼,也不敢多看。这些高官子弟可惹不得!
她遂向伙计低声道:
“怎么那群小衙内往胭脂铺来?送相好的?”
伙计笑笑:
“哎哟!陈大嫂快别胡说。那秦小郎君常来替他妹妹买胭脂,是熟客了。”
“看那打扮,家里是大官吧?”韩氏又偷着瞧了一眼。
伙计凑近些,道:
“他叫秦棣。听说,他兄长在汴京被俘,极力照顾着徽、钦二宗,很是忠勇。朝廷嘉奖,不仅赏了他官衔,还赏了宅子和地呢!”
“你适才说,”韩氏眼珠转了转,“他家有位小娘子?”
伙计点点头:
“秦小郎君当祖宗供着呢!”
韩氏又看了看秦棣,笑了笑:
“也不知日后,哪位小郎君有福气抱得美人归?”
伙计捂着嘴打趣:
“就是这位大舅哥难搞了些!”
韩氏也笑起来,遂有一搭没一搭地选胭脂。
一会子又嫌这个贵,一会子又嫌那个颜色不好。
挑来挑去,也没个顺心的。
她在满铺子走,一个视线也跟着她走,半刻也不曾离开。
秦棣看了看身边的小郎君,道:
“三郎,有那么好看么?”
叫“三郎”的闻声,这才渐渐收回视线。
只是低头间,眼眶却有些湿润。
秦棣双手还举着胭脂挑选,见他如此,直吓了一跳。
他忙放下,道:
“王绍玉,你别吓人啊!”
王绍玉深吸一口气,摇摇头,含笑道:
“没事。我……我认错人了。”
瘦高小郎君直拍着胸口:
“吓死我了!还以为你看上那大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