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春种北方应用湿播方式,先水溶肥,晒后温度上来,再下蒜种。
可谓一举两得。
这叫科学种植。
“天凉水凉,当先泡再晒后种?”
李成器自以为会种田,结果一个问题就发现自己不懂。
“正是。”李易点头,又开始下蒜瓣。
“之后哪般?”李成器蹲下求教,他觉得有意思。
“追肥,蒜最难种,对肥要求高。若天旱,追水肥,如降雨,追干肥。”
李易随意回答,多么简单啊,还用问?
李成器觉得自己被鄙视了,他深吸口气,换个话题:“庄上青黄不接时,粮食可够?”
李易抬头看他:“有庄子?”
“有。”李成器如实回答。
按照间距,李易继续撒蒜瓣。
同时说:“粮食够不够,在于吃多少,吃得多了,当然就不够。”
“那不吃难道不饿吗?”李成器心说你这不是废话么。
“饿不饿,在于肚子里有多少油水,总吃肉的人,吃粮就少。总吃荤油的,吃粮也少。然否?”
“然!”
“我庄上不缺油,故,大家剩余粮食足够支撑到收割。”李易介绍,丝毫不隐瞒。
他还很愿意跟对方说,如果对方听了照着做,他增加寿命啊。
李成器觉得明白了,李易有钱,点头:“看李贤弟庄上所购荤油颇多?”
李易摇头:“没有那么多荤油,我用豆油。”
“豆油?哪个豆?豆子里有油?”李成器听明白了,但更迷茫。
“大豆,有呢,榨完油,还能做豆腐,就是豆腐不怎么好吃。若不做豆腐,用豆饼蒸着吃也行。”
李易笑着说道。
“豆子腥啊,能出油?油不腥?”李成器深入讨论。
“豆油做菜的缺点是比较腥,尤其是生油下锅。不过,我们可以采用酱或葱花爆锅。”
李易心情不错,对方好奇好啊。
回头说不定还能卖豆油。
如果对方势力足够大,干脆把榨豆油的方法告诉对方。
然后对方给很多人提供油水,自己赚寿命。
***
晌午了,大家不用别人送饭,直接回餐厅吃。
李成器一口一个李贤弟叫着,跟上。
留下来没去干活的女婢做好了饭菜。
大平锅里放了不少豆油,烙葱油饼。
豆油煎的豆饼制作的豆饼酥,抹上酱。
腊肉炒蒜苗,野菜鸡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