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夏季,冰雪早已融化,正好依托着这条公路,对驻守在那里的巴基斯坦军发动奇袭。
作为突击主力的东路方面军,共包括了第37,88,17这三支混编步兵师,以及还有第5和第7装甲师。
兵力部署十分集中,全都集结于东部克什米尔谷地,主要攻击目标是登东山口,那里是巴基斯坦的在西线上的防御薄弱环节,正好作为突破口。
喜马拉雅山以西有一个突出的边角,是巴基斯坦在西线上唯一的自然屏障,而伯尼哈尔与登东这两个地方。都是出山入山的门户。想要突破巴基斯坦在西线的防御,这两条通道是必经之地。
印军现在拥有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完全可以考虑用强攻的方式来硬碰硬的冲破这两个地方。
而一旦印度军队控制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山口,那么他们的装甲部队就可以依托巴基斯坦修筑的公路系统,长驱直入,到巴基斯坦的核心腹地内为所欲为。【*悠】
只有突破了这两处山口,西路方面军才能从西往东,迂回机动,然后从侧翼包围印度河上游谷地,两面夹击巴基斯坦的西线守军。使其腹背受敌。
东路方面军,最主要的目的是沿着印度河往上,从侧面直插印度河谷地,与作为主力的西路方面军一同发起攻势。狠狠夹击位于中间的巴军。
最终目地不言自明,印度的这两路方面军,是想要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上,切断巴基斯坦与华夏联邦的地上联系,以防止来自华夏联邦的军队进入这里。
要知道,为了更有效的援助巴基斯坦的军事和经济,以及扩大华联政府在这一地区的实际形象力,从国内有一条公路,经由喀喇昆仑山口与巴基斯坦连接。
印度是希望通过占领这里,获取战略上的主动权。印度河谷地可是克什米尔地区农业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区。
不过因为一直与巴基斯坦控制区接壤,使得印度政府和民间,都不太愿意开发这一地区,导致这里的经济优势反而没有建立起来,白白浪费了一个好地方。
所以印度就寄希望于通过控制更外围的地区,来建立更加安全的环境,以推动印度河谷地的经济发展。
更何况,控制了这一带,就等于是控制了巴控克什米尔全境。如此一来。就随时可以通过列城进入喀喇昆仑山口的公路,对中国的**腹地进行战略威慑。
对这两处山谷口的攻击,大规模集群装甲战术是无法使用的,因为地形攻击面窄,也没有迂回的余地。坦克和装甲战车的突击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
虽然说,这两处地方对于整个山脉平均5000米以上的海拔。包括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来说海拔较低,但是仍然有3000米左右的海拔,属于高原地带。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想要指望主战坦克发挥出其优势,对敌军重兵防守的地区进行突击,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充其量,只能将坦克当成了是自走火炮,在战斗的第一阶段,用滑膛式的坦克炮,朝着山顶巴军阵地轰上几下子,作为炮兵使用。
不过考虑到坦克炮的直线打击方式,以及滑膛炮的远距离攻击精准性,这样的做的意义还真是不大。除非印军的装甲师里,有大量的神炮手。
所以在这里,攻坚的主力还是各种山地炮兵和步兵,必要时候,还要寄希望于步兵的冲锋来夺取山口上的敌军阵地,然后才能让装甲部队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进入公路,穿过隧道。
6月27日,凌晨4时,天色还是漆黑一片,但坦克的隆隆声已经开始打破大地的宁静,印军来势汹汹。
随即,对这两个巴军所防守的山口发起了猛烈的突袭。
第一阶段是是炮火压制,用超过两千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对在高地上进行被动防御的巴军阵地展开了一场凶猛火炮轰击。
为了全面压制阵地里的巴军,印军方面还出动了50架“美洲虎”攻击机,在40架幻影iii战斗机的空中护航下,对巴军的阵地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这样的猛烈的炮火,从二战结束以来,还是第一次。
相比于印巴之间的现代化正规军互拼,历次的巴以冲突简直就像小孩子掐架,光是动用的炮火规模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猛烈的空中轰炸与火炮袭击,整整持续了半个小时,到4时30分,印度方面才结束火力压制,而是派出了地面部队。
这种战术,也算是一种经典的步炮协同,虽然对于印度的士兵而言,“协同”这个用词有些牵强附会。
对于巴军驻守的两个山谷高地,印军分别投入了两个中型步兵团。以长达2公里的正面兵锋。来势汹汹地向山口两侧的巴军阵地毫不犹豫地发起了强攻。
按照印度陆军的行军条令,一个步兵师的攻击正面应该在12至18公里的范围内,而据此来推算的话,两个步兵团的攻击正面应该是在9公里左右比较恰当。
但是现在,印军把投入战场的的两个步兵团的攻击正面压缩到了两公里,除了因为复杂的山地环境不利于地面部队展开的这一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战术因素。
由于装甲部队无法投入本次突击作战,鉴于这种情况,集中优势的兵力,采取成建制的大规模集群冲锋。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位于高地上的巴军阵地。
如果按照印军的行军条令来执行,采用常规的进攻密度,那么将意味着印军在这两个山谷入口处投入的兵力无法超过一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