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杨行密还有一口气在,所有人都不敢动,因为在牙城之内,还有杨行密的五千亲军,其中有黑云都,名声在外。
时间转眼就进入十一月,寒风裹挟着江风阴冷刺骨。
就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代枭雄,奠定吴国大业的杨行密,终于灯尽油枯,走完了自己辉煌的最后人生。
年五十四,遗令谷葛为衣,桐瓦为棺,夜葬山谷,人不知所在。诸将谥曰武忠。
老吴王薨了,长公子即位,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可世上哪有什么事是如意的?!
左牙指挥使张颢直接跳了出来。
敢在牙城节厅里大放厥词的,也只有他了。
“主公已薨,都统印信应交还朝廷,至于谁来接位,应由朝廷说了算。”
意思就是,父死子继不好使,我不同意。
在堂诸将谁敢发话?!
要知道,张顥的左牙兵强马壮,战将如云,谁不怕啊?
“我的意思是把印信交给宣谕使李俨,行节度事。你们说呢?”
节厅内众将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反对。
张顥哈哈大笑,声震屋瓦。
杨渥正端坐榻上,等着众将叩拜,谁知军权在握的张顥跳出来反对,他心里有气,却也不敢发作。本想着这么多文武在场,总有人给自己说话的,可他却失望了,一个人没有。
想着自己父亲尸骨未寒,手下将领就跳出来造反,不由悲从中来。
他流泪既是哭这些文臣武将的忘恩负义,也是哭自己的委屈。
我怎么了?你们就这么不待见我吗?!
想我一个堂堂淮南节度使、吴王的长公子,我吃点喝点怎么了?我不就是好玩好旅游嘛?我花钱了啊,又不是白吃白喝?
再看看堂上那个嚣张跋扈的张顥,他突然心里一沉,难道我平时也是这样的跋扈吗?
现在他倒是开始反省了。
“难道众位文武也是这么看的?”
杨渥心有惴惴的问道。
堂上无人搭话。
“难道,我父王的遗命,你们就,就不遵从了吗?”
说道这儿,杨渥的声音有些哽咽。
搁谁刚死了老爹,下面的伙计就要把家产分了,东家都是委屈的。
“我有话说!”
此时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话了,此人正是骑军都尉李涛。
“都统印,先帝所以赐王父子,安得授人?”
这是圣人给杨家父子的,怎么能给别人?!你哪儿来的胆子?!
见有人说了句公道话,再加上吴王刚薨,余威尚在,众将顺势而为,都纷纷称是。
张顥正以为得计,谁成想李涛跳出来反对。这把张顥气怀了,可他还不好发怒,李涛的马军也是一支重要力量,本来挺好个事,都被李涛搅合了,他一撩袍服,气哼哼的走了。
谁的面子都不给。
此时即位最重要,于是众将一起请求还在广陵的江淮宣谕使李俨,让他正式下文,李俨承制授杨渥兼侍中、淮南节度副大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封弘农郡王。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