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太后,卑将为大宋而战,九死无悔,此番我奉命对峙,不参与进攻,可不是我康字军战力不行,此战先锋让给了种彦鸿和刘锜,下次娘娘记得轮到我了!”
不管是朱琏,还是郑太后,两位太妃,都很欣赏关胜的直率。
“关宣抚使放心,我记下了,若是下一战收回燕山府,定然少不了官家亲自命名的康字军身影!”
大战在即,各地都在准备。
关胜也没时间去扶桑转一圈。
就乐呵呵的带着赵珠珠几个记功官回济南府去了。
种彦鸿也要去收拢在沧州一带的跟着许崇一起训练的士卒。
李敬身边虽然少了一直形影不离的种彦鸿和关胜。
可是他依旧忙的很,赵玉盘几次给他摇晃军营别院的钥匙,他都只能摇头。
稷下学宫因为朱琏在登州。
于是临时设在了新建的水师学堂,暂缓了水师学堂招生。
半个月的军训之后,稷下学宫的学子开始了文化课程。
朱琏作为稷下学宫山长,盯着李清照,周宁,张叔夜,陈卓,黄灿轮番上阵,为一百多个学生做先生。
陈卓讲述地方官吏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行政司法的准则以及断案。
黄灿主讲山东各地矿藏开采,识别,利用以及盐铁的制造方式。
周宁则对行政改革和改革之后的政务要求,做详细阐述。
张叔夜就周宁的政治改革遇到的一些情况,让士子们行进讨论。
最难的是李清照,李敬撰写了一本政治,律法和经济之间关系的教材给朱琏,朱琏都没有完全看懂,就扔给副山长李清照去讲。
李清照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每天晚上找李敬一起编撰讲义,第二天就现学现卖,她真是觉得自己的诗词才华,全部被书里的财迷油盐毁了,张口就是如何提升地方的生产力,如何创造赋税,如何为大宋凝聚财富,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让她意外的是,这些考上来的科举学子并没有因为她是女人就排斥她。
在所有稷下学宫的先生里面,李清照是最受欢迎的。
学子们都认为李清照学识渊博,旁征博引,语言风趣,性格和善,每次上大课,课堂气氛都不一样。
这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学子们各种问题都扔给他,包括一些非课程内容的。
李清照也耐心,经常给学子们解答登州为什么会与众不同。
一百八十多个学子,浩浩荡荡的,骑着马,护送李清照的马车,去船厂,去海鲜加工作坊,去麻染织作坊和各种矿场去参观。
甚至把王太妃请来教授学子绘制各地堪舆图,讲述大宋地理概要,各地风物特产。
把乔海和乔清澜,请来给他们讲述造船的过程,通过两人针对性讲述,他们也对铁料,木料,各种运输价格有所了解。
偶尔参观回来,还带着这帮稷下学宫的学子到临海居吃饭,一起喝点小酒。
这让赵明诚瞠目结舌。
本来想找李敬聊聊,李敬忙的跟狗一样。
登州的军械,物资,金元,银元都在往各地调配,汴梁士兵必须利用夏秋这段丰水期运出来。
辽东,渤海湾军情刺探,船只调配,第二军港的建设,新兵招募,军械调拨,士卒的训练,后勤配送。
林林总总的问题,每天李敬都没到水师营地,就等着他去解决了。
让李敬有些庆幸的是,赵玉盘和赵福金两个公主能力很强。
做记功使有些可惜了。
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于是让她们试探着出面解决一些军务,两人做的不比陈仁俊和李云易差。
在这个备战的节骨眼上,把第二军港建设和后勤配送的事情交给她们两人处理。
李敬顿时轻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