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兴唐情缘修改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探二(第1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探二(第1页)

这个问题又不可小视的,否则不要多,一两百年后,宗室将成为唐朝新的一大吸血虫。

一路走,一路想,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难不成让宗室子弟全部做平民去?实际上有分封制,比如第一代的亲王,到了第二代的嗣王、郡王、公,候,伯,男,子,再到平民。比如汉朝的刘备刘皇叔,人家就是一个平民。还有刘秀,也等于是一个平民。

还没有到那地步。

无论怎么分封,一代接着一代,更多的新人冒上来,这个吸血虫随着李唐立朝时间越长,危害性越大。

不由地挠起头,***,这个皇帝做得太苦逼了。自己好歹还是后世一个算得上有学问的人穿过来的,可许多的地方,就想不出好的策略。

到了武则天的行宫门口,结果武则天未见。

这一路上也没有冒泡。

虽心里有准备,面结这结果,武则天很失望的。

李威又对太监说道:“你再去通禀一声,就说,母后的几个儿子,孙子全部在此,合家团聚,这也是人伦之乐,还是见上一见吧。”

“喏。”这个太监有些眼生,李威不认识,但一直小心谨慎的回答。东都的事,他也害怕。

回去通禀,还是不见。

李令月有些悲伤的问:“大哥,母后她,她……?”

“小妹,什么也别说。”李威没有解释,想要母亲快乐,很简单,将自己手上的玉玺一交,军国大权一让,母亲马上就快乐了。眼下解决不了。看几年后,母亲性子能不能安定下来。否则想一家快快乐乐的团聚,不大可能。

返了回去。

魏元忠走了进来,说道:“陛下,这里有一个楚州百姓写来的奏折,臣以为陛下要看一下。”

“一个百姓的奏折居然惊动宰相?”李威笑了笑,将奏折打开,马上脸色就阴了下去。奏折写的东西不多,因为文化浅,写得很白。可是直指时政,而且就是他兴师动众的水利之政。

论仁爱百姓,自古以来莫过于陛下也。两渠一开,生民万家。又兴全国水利也,以图开山凿海填湖,广兴陂塘堰渚圩堤防,辟田于民,使民有田可耕,有麻可织。然政令未起,各地豪强侵占湖泊沼泽,圈围为己,塞堤为私。江南之地多有富豪使深湖变成圈圩,臣民又闻河北河南之地,亦有富豪侵占水利之事。今年闻陛下归,此风益炽。臣忧也。江南之地多雨,湖为平田,水少民不得灌,雨多水不得出,长久之,涝灾必显于江南矣。河南河北之地,纵雨水少,豪绅侵占水泊,民之灌溉亦难也。而工程始大,每一圩堰,非是一州县所能为之,国家花费巨浩,所谋利者仅少余人,百姓反受其灾也。

这一段话很浅白,若不是李威数次讲水利,却有可能有许多大臣不懂。

陂,就是山田,或者山边的河田与溪田,有的陟田规模很小,有的陟田规模很大,这个历史比圩田历史更早,春秋时就有陂田出现。

塘,指海边上筑起的大堤,出现的塘田,主要集中在苏北、浙闽。

堰,是指大型水库以及相关的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灌溉农田,这个分布更广泛,从河南河北到关中到剑南,只要有能力,都能带来大量的堰田。最有名的就是都江堰。

渚,就是江中的小洲,有的小洲同样开始开耕出来大量的耕田。

圩主要集中在长江次沿海地区,从润州往西到安庆以东,安徽与江苏一带,淮河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也有大量的临湖临江临河地区,可以开耕出来做为圩田。对后者,李威是最看重的,一是开发晚,即便唐朝在开发,还是原始地带,有大量开发的空间。二是产量高,都是沃土,有充足的水源,还有气候适宜,他正准备到长安后,再从占城引进占城稻,进行育载,改良江南的水稻种子。水稻的产量始终比小麦高梁会高的。

还记得两首诗,一个是杨万里写的,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扬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洲。他不是拍马屁的大臣,也写了许多百姓辛苦的诗篇。从这个侧面角度,可以反应宋朝圩田对百姓的造福。并且范仲淹、贺铸都写过类似的诗篇,贺铸在一首诗里明确写出了产量,一溪春水百家利,二顷夏苗千石收。宋朝比唐朝产量略高,在李威指导“勾引”下,唐朝也只是勉强达到一亩地三石,若是扣除放大的田亩,还是不足。宋朝略略有余了。但圩田却一亩地达到了五石。面对如此大的回报,李威不知道罢了,知道了手中还有帝国最高的权利,怎能不心动?

若是全部开发出来,十万平方公里总是有的,也就是一百五十万顷地。唐朝能有几个百万顷耕地?不用全部开耕,仅是开耕一半,就有可能达到近百万顷田地,还是一等一的良田。看看青海挤来挤去,也不过挤出来了几万顷地。这些新地一顷仅打算收三百石粮食,就有可能养活现在唐朝所有人了。当时与狄仁杰说过后,狄仁杰眼里都闪起了绿光。

账不能这样算,到了那时候,若是人口猛烈繁衍,增加了一倍,这个优势又会失去。但若是没有这个粮食呢?到时候民以食为天,没得吃,又有这么多百姓,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所以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大施身手。

但这封奏折无疑是一个当头棒喝。

若真象奏折上所写的,那个问题可大了海去。

水利最大的关健就是出水与储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