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留下的东西很简单,是一本装在铁皮盒子里的厚厚的手账日记。
日记里面夹了很多照片,照片以邓璐的单人照为主,余下是一点叶跃、邓璐、周蔓蔓、宋若唯他们几个在一起的照片,从照片内容看,多人照也是以邓璐为中心,主要拍她。这些照片的时间跨度很大,几乎涵盖了邓璐从小学至今的漫长时光。
文字记录的内容跟照片时间跨度差不多,记录的是阿松自己从小至今的漫长生活。从字迹上可以清晰看见他的字迹从稚嫩变成熟的全过程,小时候是很工整一板一眼的童稚写法,后来是流畅文雅的书写风格,只是越往后,那字迹时不时会显得凌乱、疯狂,尤其是在火灾之前的那一段时间的字迹,像疯子写的。
叶跃窝在李越泊怀里跟他一起看。
阿松的日记有一种力透纸背的真实。叶跃和李越泊看得很认真,带着对逝者的尊重。
日记很厚,是一本细节丰满的自传,他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后,总结起来就是阿松六岁时在学校体检被检查出得了一种罕见病,这种病如果不治,他后期会变得非常极端和疯狂,会疯掉。
当然一个人是否会疯掉对社会而言并不重要,但他得的是一种可以载入医学史册的罕见病,所以幸运地得到了救治——官方机构专门派人来治疗的,不收钱。
治疗是秘密进行的,从他六岁时开始一直贯穿完了他整个青春时期。治疗进行了几年后,负责给阿松治疗的人又问了他愿不愿意参与匹配实验,说他刚好符合实验要求。
阿松愿意,因为参与了这个实验,他就能跟邓璐匹配。阿松是个omega,并且他一直悄悄喜欢邓璐。日记中也写了他生起这种喜欢的原因——源自某次邓璐幼时顺手对他的帮助。
阿松性格内向,从日记描述的内容也看得出他爸妈喜欢精神虐待,故而阿松把邓璐不经意的善举当做了救赎的光,心生迷恋。
可能有他生病的原因,日记里流露出来的阿松这种对邓璐的迷恋非常的……疯狂。
他在日记里写婚宴上他倒那盘菜时他可太开心了,谁叫邓璐一直在跟叶跃说话。日记里保留的合照中,叶跃的脸上也被划了大大的“x”。
“只不过因为他是顶级omega,邓璐才会喜欢跟他一起玩的”、“邓璐是我的”、“把邓璐给我好不好,只要把邓璐给我,我就乖乖的”……阿松在日记里写。
组成这些字句的字被写得又大又用力,非常直观清晰地表明写字者写下这些字句时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癫狂。
日记里也写了火灾的原因——来送酸果时碰到了邓璐,阿松忍不住在门口偷偷听,一边听一边在心里嫉妒和咒骂叶跃他们。他被告知匹配实验已经成功了,但是邓璐一直没有去匹配登记,而阿松的爸妈却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让他马上去登记。
所以那天阿松等在门口等到最后邓璐独自一人时给邓璐表白了,可邓璐拒绝了他,非但拒绝,邓璐甚至都不记得小时候那件事。阿松就这样回了项目地,又因为回去太晚耽误了工作,被工头告知明天不用再来了。
所有事情这么一堆叠,晚上他爸妈照常实施精神虐待时,阿松就动了手。动完手以后阿松又想该怎么办,他就想,叶跃对此也要负很大责任。
“明明是他们让我把菜倒在叶跃身上的”、“只是因为倒了点菜,我就只能去做临时工”、“如果不是顶级omega,怎么可能这么多人喜欢他”、“如果我不是临时工,邓璐肯定会接受我的”……
这些字句,写得也非常用力,几乎划穿纸页,而且排版非常混乱,像满墙乱贴的大字报。
“这些人全都该去死”、“我要把这些肮脏的人全都烧死,烧得干干净净”,阿松在日记中写。
写到这儿时他似乎恢复了正常思考逻辑,书写也恢复了流畅文雅——我好像疯了,如果有看到这个日记的人,请不要接受匹配实验,你会像我一样疯掉的。
然后又是硕大混乱的“烧死”、“烧死”。
“你说他跟阿树交代那些话时,”叶跃合上了日记,抬头问李越泊,“是什么精神状态?”
这日记前期看起来还有点逻辑,越到后面越混乱,上述信息都是叶跃和李越泊初步整理出来的。
“清醒状态,”李越泊说,“阿松很像你情绪敏感期的极端版,在清醒和疯狂之间随时分裂和切换。”
“可是他都能正常参与工作。”叶跃说。
“临时工。”李越泊回答,“而且很明显是火灾那一晚达到的顶峰,他没有控制住。”
说到这儿,李越泊把头放在叶跃头上,把那本日记又翻开,食指在“明明是他们让我把菜倒在叶跃身上的”这句上敲了敲。
“是该想想你在婚宴上经历了什么了。”李越泊说。
叶跃把身子往后靠,整个人偎进他怀里,掰着指头数了数:“晕车,去房间里休息,开席了吃饭,被蔓蔓的月季花香水味熏到,新郎新娘来敬酒,差点被菜烫到,去你那桌吃饭,牌厅里跟周羽起了点小争执,被邓璐指责没有omega的本能,去房间睡觉等你接我回家……没了。”
数完他抬头看看李越泊,意思是问他还有没有补充。他仰着头,脸就显得越发小,下巴尖尖的,眼睛清澈如晨露映着光。
李越泊把他抱起来在自己怀中转个身,又成了岔腿面对面坐怀里的姿势。叶跃脚上的伤还未好全,李越泊抱着他转身的时候比平日更小心些。
“倒菜这个已知是有人故意安排的了,”李越泊再敲了敲日记里那句“明明是他们让我把菜倒在叶跃身上的”,“晕车是临时突发的,后面我们找过元二叔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