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大早,高余夫妇跳上冷锋的机动船。冷锋把他们安排在船头的一个舱位里。
冷锋的机动船有十米来长,三米来宽,用柴油机做动力。船舱不大,也就三四平方,冷锋把整艘船打造成了上下两层,上面中间是一个固定的大圆桌,旁边有五把椅子,跟圆桌是固定在一起的,冷锋习惯叫它为“饭客厅”,当然平时也没什么客人,他们的一日三餐就在船尾就地解决了;顺着舷梯下去,靠右是一张大床,床边一个柜子,就简单的放了一些平时换洗的衣物,冷锋戏称它为“主卧”。
船中间就是主船舱,中间是一条只容一个人通行狭窄的通道,连着船头和船尾,两头都有各有一块可以活动的木板。平时木板是盖着的,只有在装货和卸货时打开,打开木板可以看见一条狭窄的木楼梯通向船底,底下用木板分隔成若干块区域,这些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的,上面也是如此,这样一来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了。
船尾底下是机舱,上面是驾驶室,驾驶室前面堆放着平时洗衣做饭用的家什,平时做饭洗衣就在这里,这样一来驾驶室的空间就显得非常的狭小。
叶青陪着高余夫妇在船头一边聊天,一边观赏两岸的风光。当时正是阳春三月,河道两边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开的正欢,其间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也来凑热闹,黄的,白的,红的,粉的,仿佛置身于一副巨大的水彩画中,一路上倒也不觉得无聊寂寞。
船行驶到黄龙乡时,已经是近黄昏时分,冷锋跟大家商量一下,就把船停在了一个村庄的河道上。冷锋下船后就直奔村里的供销社去采购一些日常用品。冷锋采购完东西,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搬了一条凳子,在供销社门口稍作休息,这是他自搞上运输以来养成的习惯。在那个年代,供销社应该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里聚散,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信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有心人才能敏感地捕捉到。冷锋就是这样的有心人,他以往好多的商业信息都是在供销社那里收集到的。
“石站长!下班了!”村民们对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打着招呼。
被称为石站长的中年人一身工人打扮,中等身材,黝黑的国字脸。他在供销社买了一包烟,出来后发现了冷锋。
“你是?”石站长应该是这个村子里的,他觉得冷锋很面生。
“我要去宁州市,路过宝地,多有打搅!还请原谅!”冷锋打着哈哈。
“那怎么会路过这里?”石站长递了一根烟给冷锋。满腹狐疑地看看冷锋。
堇州县有直达宁州市的班车,而且班车也不经过黄龙乡。
“我是自己开船过来的。”
“是不是停在村外的那一艘大船?”石站长从采石场回来时,看见有一艘大船停在村外的河道上。
“要不要到船上去小坐片刻?”冷锋热情地邀请道。
“不打搅了!吃完晚饭再过来了吧!”石站长跟冷锋道别后,径直回家了。
冷锋回到船上,天已经黑了。叶青已经做好了晚饭,因为冷锋没回来,高余夫妇也不好意思动筷子。
“怎么这么晚啊!让高大哥和邵微姐等你这么久!你让他们的孩子也一起挨饿!你忍心啊!”叶青一顿连珠炮!
“有点事耽搁了!”冷锋不好意思的搔搔头。
“他这么晚还不是为了你和你的孩子!”邵微替冷锋抱不平!
“邵微姐尽胡说!我哪来的孩子?”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邵微调侃道。
“我预感今晚有生意上门。”冷锋抿了一口烧酒。
桌上的菜很简单,一碗清蒸鲫鱼,两碗素菜,一个螺丝汤。鱼是冷锋在闲暇时下河捕来,然后养在船舱里的。现在的冷锋已经不是当初的旱鸭子了!当然这要归功于叶青,是叶青手把手教会的。菜是叶青和高余夫妇在路边挖的野菜,在那个一切都姓“公”的年代,似乎只有野草野菜不姓“公”!在农村的田野里随处都有野菜,其实野菜也不像传说中那么难吃,因为生长在野外,吸取的是天地精华,所以它的营养价值应该比一般的蔬菜高。
“你什么时候成了半仙了?”叶青揶揄道。
“你懂什么?”冷锋白了她一眼。
饭后,洗涮完毕。大家在一起聊天。
“有人吗?”有人在岸边喊。
冷锋横了叶青一眼,叶青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是石站长吧?”冷锋钻出船舱,迎了出来。
“我叫石勇,你们叫我石大哥吧!”
“这位是余大哥!这是大嫂!”
“唔。。。。。。这是叶青小妹!”
冷锋一一作了介绍。
石勇注意地看了看冷锋和叶青,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