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好,您看我这一串十瓣大金刚手串如何?”
一个资深玩家兴冲冲上场,拿出一串金刚,激动让三个人掌眼。
“十瓣?很少见啊!”曹明拿起来问:“花不少钱吧?”
“那是!”玩家一脸骄傲道:“为了凑齐它们不容易,有人出六千我都没舍得卖!”
市面上基本上从五瓣金刚开始,六瓣、七瓣都有,超过八瓣的很少。传说每一瓣都有不同象征,最多有二十一瓣,号称绝世之宝。
五瓣金刚基本上就是一颗十元以下,好的也不过十几块,是市场主流。六瓣一下子涨到二十多,好点的能卖到三四十一颗。剩下的更不用说,有一颗上百,甚至几百的都有。
“瓣数曾经大幅度影响着金刚的价格,这两年好多了,玩家发现瓣数也没什么可追求的。有那钱不如投到皮质和纹路上,渐渐的商家进货也少。”
“但我不得不承认,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也承认瓣数仍然是对于精品的判断标准之一,只不过顺序往后挪了挪。如果有皮质好、纹路好,瓣数多且价格可以接受的。”
吴世襄对这个没有什么意见,十瓣的确稀少,算是难得一见。玩家有喜欢猎奇的,就好像自己那对五棱核桃,说白了就是个异形。但太稀有,所以很受欢迎,情况都一样。
您别说,玩家真有好玩意,一个老爷子拿了一串老藏式小金刚,就包浆厚实,一看就是有年头之物。
“老爷子,您的金刚真不错,有年头了吧?”于鸿飞问道。
“十几年了吧,我也不懂,儿女知道我喜欢念佛,买了一串让我计数用。没事就念,今天来逛市场,凑个热闹。”
老爷子中气很足,精神抖擞,心态很好,笑着解释来历。
“其实我就是来请教一下几位专家,什么是藏式?有一定标准吗?”
听到老爷子问题,三个人对视一下,还真没一个绝对标准。藏式指的不单单是两头磨平的佛珠,藏式是一种概念,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包括菩提的形状、材质及搭配样式等等诸多方面。
第二个藏式佛珠也有圆的,很多喇嘛身上的佛珠都是圆的。可以这么说:桶珠、鼓珠是藏式风格,但藏式风格不光是桶珠、鼓珠。
对于藏式佛珠是以桶珠、鼓珠为主的问题,一是因为工艺受限。古时候佛珠全部是由手工制作,由于受到制作条件的限制,所以制作圆珠非常困难,也没有车床这种东西。相比之下,桶珠、鼓珠制作起来就要简单多了,稍加打磨,一打眼儿,搞定。
真正的老的藏式佛珠大小不均,形状也不规则。所以大家看见那些所谓的百年传承的佛珠,第一眼就要先看珠子规制,如果“整齐划一”,那么说是一百年前的您觉得可信么?
二来,藏式佛珠的很多材料、配饰也决定了制作桶珠、鼓珠比较合适。比如“嘎巴拉”,比如松石、蜜蜡,椰壳等等。如今市场上圆珠已经不大多见,就跟配饰不好搭配有很大关系。就这样慢慢的,藏式的鼓珠、桶珠就形成了一种风格。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珠子怎么样都不是问题,可能就是人家念佛的工具和与佛沟通的媒介。可对于文玩爱好者来说,这可就是大事。要不都是矮桩,要不都是高桩,108颗争取大体相同,这才符合咱中国人的审美传统,玩着也顺手。
金刚本来长的就是良莠不齐,且高桩偏多,磨成藏式是保持整体规整的一个最好方法,所以原桩的必然要比藏式的贵,尤其是蟠龙纹,这个品种本来个头就大,一代蟠龙更是以高桩居多,所以很多玩家不遗余力的追求颗颗矮桩的蟠龙。
“照我说一句,老爷子您现在的心态很好!”吴世襄回答道:“您既然是信佛,讲究缘分,这个念珠和您有缘,念起来顺手就行,用不着管是不是藏式!心中有佛,就算手里都是石头,不也是拜佛?”
老爷子一听,哈哈大笑,点头道:“对对,看来还是我执着了!好,回家!”
看着老者洒脱样子,吴世襄感叹,这才是文玩真正的健康心态。不执著,不痴迷,缘起缘灭,随性自然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