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两年向内地输出了很多劳动,所以的要他们的富余劳动力大大减少。
而扶桑最近因为倒幕军的余孽作乱,出现了很多流民。
齐彬解决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集中到各个港口去作为劳工输出。
这就导致了扶桑的劳工价格变得非常的便宜。
当然雇佣劳工也有很多种方式。
有长工和短工之分。长期工实际上和奴仆差不多。
谈好价钱,主家管吃管住。签下长期的合同。
期间,没有特殊的原因双方都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的。
赵四喜的船在鹿儿岛停靠。这里是萨摩学宫的地盘。
船只在进入港口之前路过樱岛,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
大家都跑到船上来看着异域风情。这些跟着赵四喜一起移民的大都是农民,很多人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船只靠岸之后,赵四找了客栈,让老人和孩子上岸修整了一下。
为了节约经费,青壮依然是住在船上。
赵四喜则带着自家媳妇儿还有几个青壮上岸去雇佣长工。
各家到了目的地能够分到多少的土地,赵四喜都已经帮他们算好了。
谷綢
所以是否要雇佣长工,要雇佣多少长工,各家心中都有数。
赵四喜自己肯定是买得最多的那个人。
他还要做官,所以是没有多少时间管家里的事情的。
到时候他的一万多亩土地,不可能全部用来耕种。但是即使是只有一千亩耕地,也要十几个人打理。
剩下的土地还可以用来养殖,也是需要许多人手的。
所以四喜准备雇佣二十个人。
鹿儿岛的码头分成两个区域。
劳工区聚集着打量的劳工,环境非常差,这么多人,几乎就露宿在码头。
他们依靠官府的救急过日子。
很多人聚集到这里实际上就是为了混上一口扶桑大都护府的救济粮。
只是只要有人愿意雇佣他们,他们是不能拒绝的。
要不然就会被从码头赶走。
要不然就会有人混在这里吃闲饭了。
齐彬是个老油条,他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山县有朋、三条实美等人躲到关西跟他打游击,非常难办。
主要是底下的那些藩国太废柴了。离开了都护府的军队,他们连那些倒幕军的残兵都干不过。
当然了这也跟各个藩国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有关系。
鹿儿岛码头上,赵四喜带着人在码头上一边走,一边寻人。看上眼的只要喊一声,然后带到码头的登记处登记一下,交一笔不算多的费用就好。
齐彬就是靠着这笔劳工费去进口粮食养活这些流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