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疑惑不解,不明白梅大人所说的话。
梅笑寒道:“过犹不及呀!”
“主公说的是,我们应该停下我们的脚步。”
梅笑寒道:“赵匡胤可不是好惹的,虽然我们没有直接与大宋王朝决裂,可我们领土的扩张,必定会引起赵匡胤的注意。”
“一个靠耍手段当上皇帝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个人,我与他打过交道,此人非同寻常呀!”
宋太祖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早在公元961年七月,宋太祖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
酒酣之时,赵匡胤却闷闷不乐起来。
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太祖支开左右,说:“若非你等出力相助,我怎能有今日?你们的功德,我铭记于心。
只是今日做了天子,却常常难以入眠,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
石守信等人纳闷,忙问为何。太祖答道:“其中缘由极易知晓,做天子如此风光,天下谁人不想?”石守信等人听到皇帝话中有话,顿觉气氛不对,均表示如今天命有归,无人敢怀有异心。
不料,太祖却说:“纵使诸位无异心,若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也由不得你们了。”此言一出,石守信等人都冒出一身冷汗,皇帝分明是怀疑他们有夺位之心。他们都知道臣子一旦被猜忌,后果很严重,便请太祖指点明路。
太祖见时机成熟,直截了当地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罢了。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买良田,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又多置歌儿舞女,饮酒作乐,颐养天年?如此,我们君臣间毫无猜嫌,上下相安,岂不为好?”
石守信等人跟随太祖多年,深知他说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二天,禁军将领纷纷上书,称自己有病在身,请求解除兵权。
于是,石守信移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虽仍兼侍卫都指挥使,但兵权已无,而且离京到节镇居住。高怀德免殿前副都点检,移为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以后,殿前副都点检也不再设置,殿前司的地位也因而降低,以都指挥使为正长官。
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出为忠正军节度使,治寿州。被夺兵权的还有侍卫亲军司的次长官都虞候张令铎,出为镇宁军节度使,治澶州。
次年,石守信又被免去了侍卫司都指挥使军职。从此,侍卫亲军司的正、副长官不再同时并设,甚至缺而不设,侍卫亲军司逐渐以下属的马、步二司为直属机构,地位大为下降。从此,将帅兵变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赵匡胤笼络人心的手段,可谓是登峰造极,他身边的朋友、亲信、有些甚至是敌对手,无一不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可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宋太祖赵匡胤能取得天下,除了手下有一帮文臣武将之外,他的用兵之道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匡胤在多年的战争中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兵之策,其中攻心术更是用得非常娴熟。
据史料记载:“李重进之叛也,有二子方为宿卫。太祖夜召面语之曰:‘而父何苦反耶?江淮兵弱,又无良将,谁与共图事者?汝速乘传往晓之,吾不杀汝也。’
李重进叛变,但他的两儿子在宫中负责警卫工作,于是宋太祖赵匡胤深夜就召见李重进的两个儿子,对他们说你父亲何苦要反呢?江淮士兵战斗力本身就差,更没有什么良将率领,兵残将寡谁能与你父亲共图大事?你们快回去劝导你父亲吧,我也不杀你们。
李重进的两个儿子吓得战战兢兢,伏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流汗。宋太祖就这样把他们放回去了。
李重进刚好坐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两个儿子忽然闯进了营中,把赵匡胤的话对在场的人说了一遍,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士卒听了更是惊恐不已,大家都有了投降之意。后来赵匡胤派大军压境,士卒们都纷纷倒戈,面对涣散的军队,李重进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带着家眷们引火自焚,扬州叛乱就这样被平定了。
眼下,保住手中所拥有的城池,这才是最紧要的,队伍逐渐壮大,实力也不断壮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